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突破 专题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突破专题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xx年广东文综,2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xx年福建文综,21)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
2、部队的称呼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东北野战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3.(xx年福建文综,24)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4.(2011年福建文综,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
3、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5.(2011年广东文综,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6.(xx年江苏历史,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
4、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7.(xx年江苏历史,19)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
5、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xx年四川文综,10)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②已感受到非殖民化趋势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④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xx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34)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④
6、①②③3.(2011年山东文综,16)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4.(xx年山东文综,16)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不结盟运动C.世界贸易组织D.欧洲联盟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
7、.(xx年重庆文综,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xx年江苏历史,1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8、。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3.(xx年广东历史,25)约瑟夫·奈教授xx年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