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数学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2

ID:45482391

大小:1.68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2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2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2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2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数学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2.4.2 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数学2.4空间直角坐标系2.4.2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2教学分析     教材类比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到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思路即可,不必证明.三维目标     掌握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提高学生的类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教学难点: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课时安排     1课时导入新课     设计1.距离是几何中的基本度量,几何问题和一些实际问题经常涉及距离,如飞机和轮船的

2、航线的设计,它虽不是直线距离,但也涉及两点之间的距离,一些建筑设计也要计算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那么如何计算空间两点之间的距离呢?这就是我们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2.我们知道,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两点的坐标之差的绝对值,即d=

3、x1-x2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是d=.同学们想一想,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应怎样计算呢?又有什么样的公式呢?因此我们学习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推进新课     讨论结果:(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x1,y1),B(x2,y2),则

5、AB

6、=.(2)计算空间两点A(x1,y1,z1),B(

7、x2,y2,z2)的距离公式是d(A,B)=

8、AB

9、=.特别地,点A(x,y,z)到原点O的距离公式为d(O,A)=

10、OA

11、=.(3)推导空间两点距离公式的思路是:过两点分别作三个坐标面的平行平面(如下图),则这六个平面围成一个长方体,我们知道,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方和.于是,只要写出交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棱长用坐标计算的表达式,就能导出两点的距离公式.你还可以作线段AB在三个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加以解决.(如下图)思路1例1给定空间直角坐标系,在x轴上找一点P,使它与点P0(4,1,2)

12、的距离为.解:设点P的坐标是(x,0,0),由题意,

13、P0P

14、=,即=,所以(x-4)2=25.解得x=9或x=-1.所以点P的坐标为(9,0,0)或(-1,0,0).点评:本题利用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列出了方程,求出了点P的坐标.变式训练1.在z轴上求一点M,使点M到点A(1,0,2),B(1,-3,1)的距离相等.解:设M(0,0,z),由题意,得

15、MA

16、=

17、MB

18、,=,整理并化简,得z=-3,所以M(0,0,-3).2.△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1,-2,-3),B(-1,-1,-1),C(0,0,-5),试证明△ABC是一直角三角

19、形.分析:要判定△ABC是一直角三角形,只需求出

20、AB

21、,

22、BC

23、,

24、CA

25、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定.解:因为三个顶点坐标为A(1,-2,-3),B(-1,-1,-1),C(0,0,-5),所以

26、AB

27、==3,

28、BC

29、==3,

30、CA

31、==3.又因为

32、AB

33、2+

34、CA

35、2=

36、BC

37、2,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思路2例2已知A(x,5-x,2x-1),B(1,x+2,2-x),则

38、AB

39、的最小值为(  )A.0B.C.D.分析:要求

40、AB

41、的最小值,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

42、AB

43、,然后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求最值的方

44、法得出

45、AB

46、的最小值.解析:

47、AB

48、===≥.当x=时,

49、AB

50、的最小值为.答案:B点评:利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转化为关于x的二次函数求最值是常用的方法.变式训练 在xOy平面内的直线x+y=1上确定一点M,使M到点N(6,5,1)的距离最小.解:由已知,可设M(x,1-x,0),则

51、MN

52、==.所以

53、MN

54、min=.1.已知A(3,3,1),B(1,0,5),求:(1)线段AB的中点坐标和长度;(2)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x,y,z)的坐标满足的条件.解:(1)设M(x,y,z)是线段AB的中点,则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2,

55、,3).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56、AB

57、==,所以AB的长度为.(2)因为点P(x,y,z)到A,B的距离相等,所以有下面等式:=.化简,得4x+6y-8z+7=0,因此,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x,y,z)的坐标满足的条件是4x+6y-8z+7=0.2.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BEF的边长都是1,平面ABCD和平面ABEF互相垂直,点M在AC上移动,点N在BF上移动,若CM=BN=a(0

58、ABEF=AB,AB⊥BE,∴BE⊥平面ABC.∴AB,BC,BE两两垂直.∴以B为原点,分别以射线BA,BE,BC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B—xyz,如下图.∵正方形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