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81335
大小:7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III)注意: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选择题部分请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部分请在答题卷上规范区域内作答。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如表反映了A国xx的有关经济信息:年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汇率xx12万12万l小时生产4件B:A=l:5xx12万20万1小时生产5件如果xxA国对B国赞币升值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xxA国市场价格是15元的M商品,在xxB国的市场的价格
2、是A.4元B.5元C.12元D.16元【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xx,B:A=l:5,现在A国对B国货币升值25%,则汇率比为B:A=l:5/(1+25%)=1:4,xxA国市场价格是15元的M商品,此时,该商品的价格为15×4=60,又因为xx社会劳动生产率l小时生产4件,xx1小时生产5件,则每件价值量为60÷5=12,12×20÷12=20元,则在xxB国的市场的价格是为20÷4=5元,故B入选。2.假定某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处在下图中的X点,如果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策,一般来说,该点短
3、期内可能趋向( )A.X1B.X2C.X3D.X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策”的影响。某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处在图中的X点,“实行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意味着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故短期内可能的趋向是提高通货膨胀率、同时降低失业率,故排除ABD,应选C。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考点: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3.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张某作为某大型商场的销售经理,为迎接十一黄金周的到来
4、,准备在甲乙两种商品中选择其一进行降价促销。请根据甲、乙两种商品在一个月内价格调整及销售量的变化,你认为张某的合理选择是A.甲的需求弹性更大,选择甲参与降价促销B.甲的需求弹性更大,选择乙参与降价促销C.乙的需求弹性更大,选择甲参与降价促销D.乙的需求弹性更大,选择乙参与降价促销【答案】A【解析】【详解】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甲商品价格下降100元,销量增加1000件,乙商品价格下降200元,销量增加1100件。因此甲商品的价格变动后,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化幅度较大,即甲的需求弹性比乙大,因此应选择甲商
5、品参与降价促销,A符合题意,入选;BC说法错误,不选;乙的需求弹性没有甲大,D不选。所以本题选A。4.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就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求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这是因为①人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人才是第一生产力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人才的
6、重要性,所以②③符合题意,入选;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①说法错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④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C。【点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生产关系是客观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人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5.如表格是某商业银行发售的部分款理财产品(注:投资理财产品一年按365天计算)产品名
7、称预期年化收益率起点金额产品期限A产品5.8%10万88天B产品5.8%5万188天C产品5.6%5万3个月某市民有可投资资金7万元,因不确定何时用钱,希望投资产品的期限越短越好,根据预测,产品到期时通货膨胀率约为3%,若在三款理财产品中选择最符合该市民需要的产品,则该市民投资到期后所获的实际收益约为A.1820元B.472.5元C.1009.5元D.455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投资理财收益的计算、通货膨胀。从材料中“有可投资资金7万元,希望投资产品的期限越短越好”,根据预测,
8、可以看出某市民比较合适投C产品,产品到期时通货膨胀率约为3%,实际收益为:70000×(5.6%-3%)×(3÷12)=455元。所以本题选D。6.根据武汉市新出炉的“创谷计划”方案,该市将拿出城市最美的空间、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优的配套服务,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建成10个以上“创谷”。“创谷”将重点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兼顾其他产业转型升级。武汉市实施“创谷计划”旨在①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发挥产业集聚效应②吸收社会资本,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③营造创业创新耷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