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五 文言文史料概括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五 文言文史料概括

ID:45476057

大小:4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五 文言文史料概括_第1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五 文言文史料概括_第2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五 文言文史料概括_第3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五 文言文史料概括_第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五 文言文史料概括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五 文言文史料概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史料、史观与史论研习》专项训练五文言文史料概括白话文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广泛使用,在此之前,从先秦到清末,大部分文章,都是以文言文为主。文言文的形成,在于早期文字未成熟,笔画繁多,所以形成一字多义的情形,又碍于书写工具简陋,使得文人尽量使句子简短,但想表达的意思又很完整,因而,文约义丰成为文言文的重要特点。文言文最大的特色在于文章中大多由单音词组成,且多省略,常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过去的文人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文言文史料的概括,和白话文史料的概括遵循的程序要复杂一些。首先,

2、要对史料中的字词进行解读。文言文存在一字多义现象,且有些对应的事物已经不复存在,需要对句子中的词语进行补充解释,才能获得初步认识。其次,要对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理清句子之间的结构。其他环节和白话文史料的概括程序一致。本课主要例析并列关系、解说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的复句或句群的概括。二、典型考题1.因果关系【典题1】李贽说:“寒能折胶,而不能折朝市之人;势能伏金,而不能伏竞奔之子。何也?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据此可知李贽A.主张人人有自由运用理性的权利B.强调顺应天性满足

3、人的私欲C.肯定人人有追求生活富足的权利D.劝诫统治者废除重农抑商政策【注释】朝市:早市。《周礼·地官·司市》:“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朝市之人:追逐名列的人。竞奔之子:追逐名利的人。伏:使之屈服。富贵利达:功名利禄。厚:优待。顺:顺应。【结构】标注句子编码,如下:①寒能折胶,而不能折朝市之人;势能伏金,而不能伏竞奔之子。②何也?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③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译文】寒冷能够折断粘性很强的胶,但不能阻止商人逐利之心。权势能够让财富匍匐在脚下,却不能让人放弃对名利的追求。为什么呢?功名利禄可以

4、充分地满足人的需要,这是人性的必然。因此,圣人应顺应人们的追求利益的本性,如此方能长治久安。【概括】这段材料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句群。可分成二个层次,具体如下:第一层次:因果关系。李贽的核心观点是:君主须顺应人们追求利益的本性。前面的两个分句揭示原因。第二层次:因果关系。第一分句的意思是:逐利是人的天性;第二分句的意思是:名利能满足人的需求。前者为果,后者为因。两个层次联系起来,可以概括为:圣人只有顺应人逐利的天性方能实现长治久安。故选B。2.总分关系【典题2】(xx·福建文综卷·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5、。……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注释】细:细小的利益;大:大部分利益。近:眼前的利益;远:长远的利益。获:取得。【译文】“农业、工业、商业,是社会财富的来源。……国家的利益,应该舍小利取大利、不计较眼前利益而追求长远利益。如果这样,商品就会流通了,农民、工人、商人都会高兴地从事自己的事业进而富裕,如果是这样,公家有这么会没有收获的呢?”【

6、概括】这则史料是由两个分句构成的句群。第一分句总说,第二分句分说,两句之间构成总分关系。第一分句是该句群的中心句,可以转述为:农工商都是财富的源泉。据此,可以判断B项正确。3.转折关系【典题3】(xx·广东文综·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注释】并兼:合并;并吞。

7、长:增加。放钱货:放高利贷。比:等列。【译文】东汉初年桓谭上书皇帝:“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增强廉耻之心(等级观念)。而今,富商大贾,通过放高利贷获取的收入可以和封君比肩。”【概括】这则史料是由两个转折关系的句子组成的句群。第一句讲重农抑商政策的初衷,第二句讲这一政策实施情况事与愿违。这个句群可以概括为:重农抑商政策实践的情况与政策目的背道而驰。据此可以推断,商业繁荣,等级制度受到冲击,桓谭认为需要强化这一政策。据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三、沙场点兵1.史料记载:“庄公寤生(难产),惊姜氏(庄公母),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

8、共叔段(共叔为庄公同胞),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姜氏在郑武公妻妾中地位最高B.继承制度有时会受到意外干扰C.继承制度暂消郑国的权力纷争D.嫡长子继承制完全避免了内争2.战国时期思想家苟子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