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试题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试题

ID:45470072

大小:2.76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试题_第1页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试题_第2页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试题_第3页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试题_第4页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终考前模拟试题题号一二总分394041424344得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363738答案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完成下列30——31题。30. 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2、(  )A. 蒸发作用    B. 人为引水    C. 下渗作用    D. 冰雪融化31. 推测大泉河径流量的年变化特点是   (  )A. 春汛、夏洪、秋平、冬枯    B. 春汛、夏枯、秋丰、冬平C. 春平、夏汛、秋枯、冬洪    D. 春枯、夏平、秋枯、冬洪读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2——33题。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33.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3、)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D.三地风力侵蚀,均易形成风蚀蘑菇在我国某路段铁路建设中,为防止多年冻土层融化导致路基下陷,采用了通风管路基技术(通风管两端安装了活动挡板)。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时期)约6.5个月。下图为通风管路基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34——35题。34. 导致路基冻土层融化的最主要能量直接来源于是()A. 太阳辐射 B. 铁轨传热    C. 大气辐射    D. 地球内能35. 下列

4、关于通风管挡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冬季多打开,灌进冷空气以降温B. 夏季多打开,排出热空气以降温C. 全年都关闭,阻止内外热量传递D. 全年都打开,促进内外热量传递黄河临河段地处河套平原,河床宽浅,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图2示意1988-xx黄河临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据此完成下列36——38题。36.该河段河道明显变宽的年份是(  )A.1989年B.1991年C.xx年D.xx37.xx-xx年期间,该

5、河段(  )A.流速增快B.输沙量增大C.结冰期延长D.径流量变小38.xx年后,该河段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小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流域降水的年际变化大B.上游流域植被遭受严重破坏C.上游水库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加强D.宁夏平原灌溉引黄河水增多二、非选择题(共6题,74分)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

6、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3分)(2)简述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3分)(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40.(xx全国Ⅰ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

7、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3分)(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

8、说明判断依据。(2分)(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3分)(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2分)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