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67506
大小:1.81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讲义[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2.饮食文化变化3.居室建筑变化4.社会习俗的变革(1)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2)主要表现①婚俗清末民初,受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②丧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③其他[思维发散] 社会生活变迁与
2、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主题 全面理解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四大因素(1)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2)在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
3、工业开始出现,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增多,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3)新思想的不断传入,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4)中国政府推行的各种改革,如晚清政府的“新政”、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措施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2.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四个突出特征(1)受西方影响明显。(2)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3)发展不均衡,如在空间范围
4、上,在开放口岸、都市变化快、大,广大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变化慢、小。从主体上看,市民阶层接受新事物较快,农民阶层接受较慢,“不平衡”还包括近代习俗变化的不平衡。(4)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交融,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3.社会生活变迁带来的三方面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讲史料史料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
5、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中国近代史》导读 史料表明辛亥革命中宣传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生活。练史料史料 (xx·天津高考,节选)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
6、‘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探究:史料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答案 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1.(xx·江苏高考)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答案 C解析 漫画显示,图中人物剪掉一段辫子是“崇尚西法”,留下一段辫子是“保存国粹”。从当时的世界潮流看,保留辫子属于守旧,落后于世界潮流,因此这
7、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旧有观念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D项错误。从留下一段辫子是“保存国粹”可知A项错误。留辫子是专制的产物且不符合世界潮流,故B项错误。2.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 D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
8、装和“干部服”盛行。改革开放以后,西装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因此,A、B、C三项不正确,D项符合题意。3.20世纪初,一场“咸与维新”的“剪辫风”旋即扫荡中南重镇武汉,大街小巷,处处可闻“咔嚓”声。热情最高昂的学生军,“人人手执一柄剪刀”,过路者凡有发辫,统统剪子伺候。这主要是由于( )A.外国传教会的组织B.留美幼童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