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65122
大小:5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3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专题检测(二)人民版选修1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检测(二)一、选择题1.《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 )A.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B.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C.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D.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答案 B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社会根源”,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战胜强立”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主线。2.下图是商鞅入秦给秦孝公讲述治国策略的场景,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
2、天都不厌烦……你认为商鞅说的哪一点最能引起秦孝公的注意( )A.大王:治理国家,就要实行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B.大王:你要治理天下,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C.大王: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大王: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明法度达到“以刑去刑”答案 D解析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频繁,而秦国相对落后,所以秦孝公关心的应该是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3.商鞅变法法令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材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巩固和发展土地
3、私有制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实现富国强兵答案 D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材料的主旨: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其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实现富国强兵。4.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A.旧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D.农民答案 A解析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体现出赏罚的依据是功劳和能力而不是身份,这事实上冲击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故A项正确。5.商鞅变法的法令公布后,生活在咸阳附近的某农民感到既兴奋,又
4、恐惧。令他恐惧的法令条文最有可能是( )A.废井田,开阡陌B.重农抑商C.统一度量衡D.实行连坐法答案 D解析 材料中“令农民恐惧的法令”是关键信息,对比选项可知连坐法应是正确选项,故选D。6.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A.农耕经济B.法家思想C.中央集权D.轻罪重罚解析 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判断能力。商鞅变法时提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为本,商为末。因此这里的“本”是指农业。故选A。7.商鞅在变法法令中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
5、倍其赋。”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把小家庭制固定化,主要是为了( )A.顺应时代发展潮流B.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C.稳定农村社会秩序D.显示政府的变法决心答案 B解析 人头税是国家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把小家庭制固定化,实际上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而采取的重要举措。8.王安石的《咏商鞅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据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在于( )A.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B.秦孝公的大力支持C.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D.取信于民,重视承诺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
6、的能力。本题要抓住诗的内容,由“信诚”和“一言为重”可知,商鞅变法注重诚信和承诺,故正确答案为D。其余三项均不能从诗中体现,可排除。9.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奠定基础。但并未开创大秦帝国,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故选D。10.秦惠王继位后,商鞅遭
7、迫害出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他,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法律严酷,人民不敢触犯法律,故A为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
8、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日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