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58447
大小:105.8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涂写在答题卡上。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裨益(bì)付梓(xīn)毗邻(pí)叨陪鲤对(tāo)B.胜饯(jiàn)船舷(xuán)模型(mú)数见不鲜(xiǎn)C.蓬蒿(hāo)蜕变(tuì)揩油(kāi
2、)锱铢必较(zī)D.笃定(dǔ)蕴藉(jiè)酵母(xiào)一曝十寒(p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绣闼弘扬起讫斩钉截铁变本加厉匪夷所思B.笼统濒临鲲鹏殚精竭虑涸泽而鱼苦心孤诣C.联袂膨胀苍海一蹴而就变幻莫测得鱼忘荃D.妨碍逃逸躁动趋之若骛感恩带德陈词滥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件案子亏得法官_______,终于真相大白,洗刷了被告的冤情。②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都_______。③国外某些势力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台独分子做宣传,中方对这种险恶用心_______。A.明察秋毫了如
3、指掌洞若观火B.了如指掌明察秋毫洞若观火C.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明察秋毫D.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了如指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B.专业术语“断崖式”随着股票、房价、反腐等社会热点进入公众视野,并被拓展了使用范围,变成了流行词语,成为人们运用夸张手法的新宠。C.《朗读者》中“朗读”重文字,“者”重人,两者的融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从而感动于他们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D.网络词语“刷朋友圈”表达的其实是“看朋友圈”的意思,“刷”这个动词形象地
4、描绘了“看”的动作,加大了表达的趣味性。5.下列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的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又号“醉翁”。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C.《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共三十三篇,中国学术界通行的看法是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篇可能掺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以及道家其他派别的作品。D.契诃夫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合称为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作为俄国19世纪末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巨匠,契
5、诃夫以对“小人物”命运空前的关注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
6、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
7、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