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5456865

大小:5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明清时,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达到顶峰。明朝时,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置了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请问,下列选项中的做法哪一个与上述材料中明朝的做法属同一种性质?A.汉朝时汉武帝实行了内外朝制度B.清朝时康熙皇帝设置了南书房,来牵制议政王大臣会议C.清朝时,实行总督与巡抚制度,总督与巡抚相互牵制、互不统属D.唐朝时,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说明明朝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的内外朝制度加强了专制主义,

2、故A项排除;清朝南书房也是加强皇权,故B项排除;清朝实行总督与巡抚制度,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符合题意;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故D项排除。【点睛】“将地方权力一分为三”是解题的关键。2.梁启超在论述中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3、说明专制程度随着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而不断强化,故C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发展。点评:本题为xx年全国高考课标卷试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秦代以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强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3.下列表格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关于表格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

4、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答案】A【解析】【详解】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后,宝钞在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已经不能再执行支付的职能,这说明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通货类别的变化,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均可作为”;D与材料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反映的现象相悖,排除。4.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

5、阶段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李贽的“离经叛道”遭到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指责;王夫之主张“循礼”“秉礼”,遵循等级秩序,这说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不成熟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微弱,封建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故选A。B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5.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祸,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

6、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北伐战争D.淞沪会战【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这场战争波及江、浙及赣、皖、鲁及上海地区,使官绅商贾和外国人感到害怕,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发生,波及江、浙及赣、皖、鲁及上海,这场农民运动也威胁了官绅商贾和外国人的利益,故A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在山东和直隶地区,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北伐战争并没有打击商贾利益,且主战场在湖北、湖南、江西、闽浙,不符合材料,故C错误;淞沪会战在上海地区,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故选A。6.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

7、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的目的很可能在于A.开启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B.抛弃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C.希望引起清政府对边防安全问题的重视D.推动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反映出姚莹的《康輶纪行》提出要警惕英国对西藏的侵略,加强沿海及边疆的防务,因此该书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故A项正确,C项包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