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北大改革

蔡元培北大改革

ID:45454568

大小:617.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1-13

蔡元培北大改革_第1页
蔡元培北大改革_第2页
蔡元培北大改革_第3页
蔡元培北大改革_第4页
蔡元培北大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蔡元培北大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讲北大改革——蔡元培的大学办学理念生平及教育活动蔡元培(1868—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23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28岁被授职翰林院编修。“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深感清廷“无可希望”,弃官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同章炳麟、蒋智由等发起创立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同年,又组织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并任校长。后组织光复会,加入同盟会,并为上海分部负责人。1907年赴德国留学,在莱比锡大学研究哲学、文

2、学、美学、心理学等,曾编写《中国伦理学史》,并翻译了《伦理学原理》。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任南京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与颁布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同年7月,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辞去教育总长职务,再次赴德。1913年,又赴法国考察教育,与李石曾、吴玉章等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及华法教育会,提倡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1916年底回国。1917年1月到北京大学就任校长职。在他任北大校长期内,对学校进行了重大的改革。1927年,蔡元培参加南京国民党政府,任国民党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

3、后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领导科学研究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拥护国共合作,主张抗战。淞沪沦陷后,他移居香港。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对中国教育文化的贡献,是中国近代史上无人可比的。正如杜威所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北大改革——蔡元培的大学办学理念大学的宗旨是

4、什么?大学怎么办学?大学由谁来管理?大学如何进行教学?一、大学的宗旨是什么?“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就职演说1、抱定宗旨2、砥砺德行3、敬爱师友蔡元培多次向学生指出:“诸君须知,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教义,是在教员指导之下自动的研究学问的。”他勉励学生去掉科举时代的风气,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蔡元培先生在《国立北京大学校旗图说》中对北大校旗上的五种颜色,即红白黄蓝黑的意义做出过解释:红色代表包括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在内的“现象的

5、科学”,蓝色代表历史学生物进化学等学科在内的“发生的科学”,而黄色代表包括植物动物生物学等在内的“系统的科学”;而白色是日光七色的总和,“自然也就是这三色的总和了”,故而用白色来代表自然哲学;但是“人类的求知欲望决不能以综合哲学和实证哲学为满足,必要侵入玄学的范围。”而用黑色代表玄学。二、大学怎么办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原则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中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以思想

6、自由,兼容并包为原则整顿教师队伍北大教员,既有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新派人物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也有在政治上落后保守,但在学术上有造诣的旧派人物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陈介石、陈汉章等,当时,新旧学派共处一校,各讲其学,形成新旧学派对峙、争鸣的形势,有时甚至出现两个教师唱对台戏的情况。蔡元培却不但看到陈独秀办《新青年》的才智奇勇,还挖掘出了陈独秀深通训诂音韵学,不在太炎先生之下,如此苦心全面评价陈独秀,又以三顾茅庐之诚意,才终于把陈独秀及《新青年》请进了北大。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曾并行开两个哲学

7、讲座,一是由胡适主讲,主要是西方文化;一是由梁漱溟主讲,主要是传统的儒家文化。时间都排在星期六下午。胡适在北大三院大礼堂讲,梁漱溟在北大二院大礼堂。蔡元培这样安排,使两人唱对台戏,让学生自由选听,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辜鸿铭(1857-1928),原籍福建同安,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名汤生(TOMSON),又号立诚,别署汉滨读易者、读易老人。晚年自称东西南北老人。曾祖为当地华侨首领,父辜紫云,在槟榔屿为英商布朗经营橡胶园,母为欧洲人。因从小聪明伶俐,被布朗收为养子。一八六九年,十三岁时,辜氏随养父布朗赴欧留学,接受系统的西方教育

8、,后获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为中国完成全部英式教育第一位留学生。辜氏先后留学欧洲十一年,广泛涉猎西方文学、哲学等,精通英、德、法、拉丁、希腊等多种语言,这在早期留学生中也十分罕见。辜氏后来暴得大名也与他精通多国外语有很大的关系。辜鸿铭真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奇人,他精通九种语言,学贯中西,本世纪之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