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36292
大小:29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二历史(9月)第一学期模块诊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历史(9月)第一学期模块诊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学者顾则徐说:“西周封建,方国变为封国,得封则为国,无封则不为国,无封之国为外国(夷狄之国),朝下之国独立程度大大削弱,且国有爵等。”材料表明分封制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B.形成了封国对抗中央的局面C.削弱了周王的统治地位D.推动了等级社会的形成2.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年代案件总数长工案件短工案件雍正1721—1740401921乾隆1741—17608137441761—
2、17809343501781—18001314883嘉庆1801—1820283107176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阶级矛盾尖锐B.雇工数量增多说明晚清人地矛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D.晚清小农经济有破产趋势3.学者余英时在评价唐初三省制时认为,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以初唐时三省制下的政事堂制度最为接近儒家“圣君贤相”互相制衡的政治理想。这一论点的主要依据是唐初的三省制实行时A.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B.对三省和君主的权力划定C.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D.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缓和4.据冯天瑜著《中华文明史》记载,南宋临安城居民中,官吏人数占临安城区居民总数的23%左右;从事工
3、商业的居民总数达20万,约占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事文教事业的生员、教谕还有各行业艺人也占临安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作者文中数据可能来自《东京梦华录》B.南宋社会生活世俗化程度较低C.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对中国古代政治结构造成严重冲击D.南宋兼具“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5.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
4、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关于材料作者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评价理解最全面的是A.科举制度导致贵族阶层统治中国B.科举制度深受欧洲人的欢迎C.孤立情况下科举制度的弊端可以被克服D.科举制度必然导致中国的衰落6.六月甲戌,太宗为尚书令,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尚书右仆射,相国府司马刘文静为纳言,隋民部尚书萧瑀、相国府司录窦威并为内史令。材料中的叙述的政治制度A.是我国古代最为完备的地方管理机构B.表明当时出现了近代的分权思想C.使中央各部门及官吏之间互相牵制削弱了君权D.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统治力量7.历史学家蒂图·李维说:“除了那些因犯罪而受罚的人外,任何仍在接受惩罚的人均不应受到捆缚或
5、监禁;所欠的钱款应当用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躯体来偿”,对于债务的刑罚,当时的古罗马法律A.以调节公民间财产纠纷为首要目的B.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债务的刑罚准则C.趋于主张财产执行取代人身执行D.规定未获赔偿的债权人在期限外不可追债8.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9.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
6、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D.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10.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技术反应”的是①《海国图志》②辛亥革命③洋务运动④新文化运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1.从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是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
7、,在全世界历史进程中居有显著的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有关“三大革命”说法正确的是A.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根本动力B.工业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提与内在要求C.政治革命是西方列强扩张最主要的内在动力D.三大革命在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进步12.据冯天瑜的《中华文化史》记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