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34825
大小:51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晚练一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晚练一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2.2014年1月31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
2、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3.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分封制D.行省制4.“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主要是在批评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
3、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7.下列条款引自近代中国三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排序应是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③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
4、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8.某战役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有关此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此战发生于1884年B.此战清军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C.此战清军主力全军覆没D.此战发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9.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10.在《
5、寻访抗战老兵》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领部分官兵乘车前往延安。汽车刚刚进入欢迎队伍的视线,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迎的口号连续不断。”这反映出当时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B.边区政府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1.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12.北京大学房
6、德邻教授赞同以1912年划分近代史的主张。他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远远超过1919年五四运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支撑该观点成立的理由包括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②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③建立了一个近代国家体制④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3.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对此组图片理解不正确的是①大清国龙旗②五色旗③五星红旗A.图①具有君主专制统治的色彩B.图②诞生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C.图③确
7、定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①②③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14.20世纪20年代后期,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列评论最能反映其主题的是A.痛斥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危害B.中共正领导红军在南方广泛建立革命根据地C.反映了根据地农民忙于土地革命的欣喜之情D.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深刻内涵15.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
8、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一国两制”的提出C.“和平统一”方针的出台D.《告台湾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