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政府覆灭教案 旧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政府覆灭教案 旧人教版

ID:45433248

大小:66.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政府覆灭教案 旧人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政府覆灭教案 旧人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政府覆灭教案 旧人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政府覆灭教案 旧人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政府覆灭教案 旧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政府覆灭教案 旧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上册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政府覆灭教案旧人教版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帝国主义的所谓“严守中立”“南北议和”。袁世凯出山的背景和目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对内对外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清帝被迫退位和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由于帝国主义积极扶植袁世凯作为侵略中国的新的代理人,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与妥协,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

2、世凯篡夺。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历来的中国革命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教育他们倍加珍视今日的革命成果来之不易。通过讲解分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引导学生认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不可能摹仿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套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联系中国近现代历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讲述资产阶级在辛亥革命过程中革命性和软弱妥协的表现,培养学生学会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培养和增强学生依据教材和学过的知识,运用辩

3、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帝国主义的“严守中立”及“南北议和”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严守中立”是帝国主义的伪装;而“南北议和”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制造的一个包藏祸心的骗局。从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对中华民国内、外政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学法指导方面:向学生介绍中华民国纪年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民国纪年与公历纪年的换算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课文、图表和历史材料,理解南京临时政府为什么是一

4、个资产阶级的政权,并使学生学习论证历史结论的方法。教学要点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伪装及实质2.中外反动势力压力下的“南北议和”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中华民国的成立2.中华民国对内对外政策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和性质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2.革命派的妥协退让3.清帝退位4.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1.辛亥革命的性质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和教训本课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重点

5、分析:中华民国的成立是重点。中华民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历经十几年的艰苦斗争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掌握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辛亥革命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对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本课难点: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难点分析: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是难点。限于认识能力,学生不易理解该政权的对外政策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反帝性质之间的关系。作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

6、府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得十分软弱。它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甚至还不惜以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和保护列强在华的各种权利、利益等为条件,寻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尽管如此,由于革命党人致力于推翻“洋人的朝廷”,所以,南京临时政策仍不失为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辛亥革命不失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南京临时政府的上述对外政策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的典型表现,也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决定的。课堂教学设计师:以前我们曾讲述过太平天国和主和团运动。请同学们思考

7、一个问题:这两次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由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本节课为两课时。建议将“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目为第一课时;将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两目作为第二课时讲授。这样,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布均衡,知识密度适中,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掌握,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中国近代以来,每当出现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时,西方列强持何态度?太平天国运动时:西方列强先佯装中立,之后,组织洋枪队镇压,伙同清军组成常胜军、常捷军等,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

8、时: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之后同清政府勾结共同绞杀。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初期胜利时,西方列强又持什么态度呢?在“严守中立”的幌子下,积极扶持新的代理人,这就为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提供了条件。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1.帝国主义准备干涉中国革命表现:聚集在武汉江面上的外国军舰越来越多日本与清政府签署了出售武器合同各国公使团截留中国海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