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III)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III)

ID:45402767

大小:664.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III)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III)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III)_第3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III)_第4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III)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2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的风格,追求自然美成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一艺术追求体现的思想源于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3.有学者指出,除秦律外,历史上的法典都出自于儒者的手笔,这是中国法系

2、的一大特色。学者是想说明A.儒学的正统地位B.儒学的包容性C.儒学的积极作用D.儒学的局限性4.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5.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A.封建经济的衰退B.专制集权的巩固C.理学思想的影响D.审美意识的觉醒6.“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

3、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诗中蕴含的思想为A.性即理也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经世致用7.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8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A、《史记》B、《汉书》C、《唐书

4、》D、《清史稿》9.下图所示的制作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10.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A.奠定中华文明古国地位B.打破世界隔绝状态C.推动欧洲工业革命发展D.促进欧洲社会转型11.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B、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C、《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D、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

5、主义手法12.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是A.长篇小说创作进入繁荣阶段B.形体严整的文人画大量涌现C.能够歌唱的词成为文学主流形式D.民众喜闻乐见的京剧在城乡演13.一位北宋的书生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收录的是A.《诗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D.马致远:“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14.xx年是农历甲午年,所属生肖是马。根据汉字演变发展的脉络,下列“马”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

6、早期甲骨文②隶书③小篆④楷书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15.右图为明朝徐渭《墨葡萄》,画中的题诗为“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幅配诗画属于A.写实风格的山水画B.刻画世情的风俗画C.抒情写意的文人画D.以形写神的人物画16.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并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他最可能是A.胡适B.鲁迅C.陈独秀D.李大钊17.以下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与《新青年》的主题统计。据此可以得出的结

7、论是A.报刊是当时传播新思想的唯一媒介B.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广泛传播C.西方习俗礼仪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D.广大人民关心国事和接受新思想18.“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孙中山《中国革命史》),突出了孙中山A.宽容坦荡的胸怀B.传统观念的坚守C.与时俱进的精神D.民族意识的狭隘19.“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