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

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

ID:45380086

大小:30.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2

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_第1页
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_第2页
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_第3页
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_第4页
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观校史馆实践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社学子集体参观校史馆深刻体会老校底蕴八十四载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而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站在新的起点回顾历史,一条气势恢宏的历史长卷由此展开。一曲发展的赞歌也由此写就。作为一名党校学员,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在实践。为了深入开展党课学习小组的实践教育活动,历史与社会学院分党校第16期(校第48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所有成员(有课的同学除外)于2012年3月29日来到安徽师范大学校史馆参观学习。下午2:00我们在校史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观了安徽师范大学校史馆。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图版,近百年历史尽显这里。从1928年起,坚

2、强的师大人在岁月的长河中迎着时代的风浪前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中依然屹立不倒。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师大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随着新中国的高速发展,师大的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历史沿革:在十九世纪末清代敬敷书院和二十世纪初创办的安徽大学堂基础上,学校的前身——省立安徽大学于1928年创建于当时的安徽省府安庆市。1946年,省立安徽大学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时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上海同济大学”之誉。1949年,国立安徽大学成建制迁至芜湖,并与当时的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安徽大学。1950至1952年,学校部分系先后调整并入到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学院

3、等高校,安徽师专于1952年并入我校。1954年,安徽大学的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建院,本部改名为安徽师范学院。1958年,安徽省委决定,将安徽师范学院的部分文科系(科)调整到合肥,建立合肥师范学院;同时将物理系部分师生调入新建的合肥大学(后改名为安徽大学)。1960年,安徽师范学院更名为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了校名。1968年,皖南大学更名为安徽工农大学。1970年,合肥师范学院撤消,大部分系(科)迁回安徽工农大学。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了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

4、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万余名。激情锐意进取,改革创新辉煌。学校现有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文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

5、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18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安徽省A类重中之重学科1个)。现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9门省级精品课程。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该校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1全国学科排名中地理学名列第14,体育学名列24,教育学名列第24,历史学名列第25,中国语言文学名列第28,政治学名列23,哲学名列第28,马克思主义名列第38,生物

6、学名列第50,学校的全国综合排名125位左右,位列安徽省第4。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文献总量257.6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已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在安徽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被安徽

7、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学校重视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倡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遍及安徽及全国各地的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管理等领域,一大批已成为所在行业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留学生3000多人次,并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