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338040
大小:28.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2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赏析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译文】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
2、仙人辞汉歌》。 茂陵里埋葬的刘郎,好像秋风过客匆匆而逝。 夜里曾听到他的神马嘶鸣,天亮却杳无踪迹。 画栏旁边棵棵桂树,依然散发着深秋的香气。 长安城的三十六宫,如今却是一片苔藓碧绿。 魏国官员驱车载运铜人,直向千里外的异地。 刚刚走出长安东门,寒风直射铜人的眼珠里。 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 怀念起往日的君主,铜人流下如铅水的泪滴。 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 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 独出长安的盘儿,在荒凉的月色下孤独影渺。 眼看着长安渐渐远去,渭水波声也越来越小。
3、 【注释】 ⑴魏明帝:名曹叡,曹操之孙。青龙元年:旧本又作九年,然魏青龙无九年,显误。元年亦与史不符,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公元237年(魏青龙五年)旧历三月改元为景初元年,徙长安铜人承露盘即在这一年。 ⑵宫官:指宦官。牵车:一作“舝车”。舝,同“辖”,车轴头。这里是驾驶的意思。捧露盘仙人:王琦注引《三辅黄图》:“神明台,武帝造,上有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⑶潸然泪下:《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注引《汉晋春秋》:“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铜人)或泣,因留于霸城。” ⑷唐诸王孙:李贺是唐宗室之
4、后,故称“唐诸王孙”。 ⑸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刘郎:指汉武帝。秋风客:犹言悲秋之人。汉武帝曾作《秋风辞》,有句云:“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⑹“夜闻”句:传说汉武帝的魂魄出入汉宫,有人曾在夜中听到他坐骑的嘶鸣。 ⑺桂树悬秋香:八月景象。秋香:指桂花的芳香。 ⑻三十六宫:张衡《西京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土花:苔藓。 ⑼舝:一作“牵”。千里:言长安汉宫到洛阳魏宫路途之远。 ⑽东关:车出长安东门,故云东关。酸风:令人心酸落泪之风。 ⑾将:与,伴随。汉月:汉朝时的明月。 ⑿君:指汉家君主,特指汉武帝
5、刘彻。铅水:比喻铜人所落的眼泪,含有心情沉重的意思。 ⒀衰兰送客:秋兰已老,故称衰兰。客指铜人。咸阳:秦都城名,汉改为渭城县,离长安不远。咸阳道:此指长安城外的道路。 ⒁“天若”句:意谓面对如此兴亡盛衰的变化,天若有情,也会因常常伤感而衰老。 ⒂独出:一说应作“独去”。 ⒃渭城:秦都咸阳,汉改为渭城县,此代指长安。波声:指渭水的波涛声。渭城在渭水北岸。 【创作背景】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公元813年(唐元和八年),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其时,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此诗写作时
6、间距公元907年唐王朝的覆灭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产生兴亡之感的原因,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自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唐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此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赏析】 《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的金铜仙
7、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所抒发的是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汉武帝当日炼丹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像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而已。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可是,“夜闻马嘶晓天迹”,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了李贺傲兀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