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唐之韵》解说词第四集边塞诗人(上)(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唐之韵》解说词第四集边塞诗人(上)(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

ID:45337595

大小:23.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2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唐之韵》解说词第四集边塞诗人(上)(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_第1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唐之韵》解说词第四集边塞诗人(上)(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_第2页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唐之韵》解说词第四集边塞诗人(上)(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唐之韵》解说词第四集边塞诗人(上)(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唐之韵》解说词:第四集-边塞诗人(上)(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唐之韵》解说词:第四集-边塞诗人(上)(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在这批边塞诗人中,七言绝句写的既多又好的当数王昌龄。七绝在初唐时就开始成熟了,但表现能力还没有

2、充分发掘出来,。佳作还不多,王昌龄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使七绝这种诗体的概括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与李白同为写绝句成就最高的诗人,有人甚至说他超过李白。他名气很大。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所以叫王江宁,或说因为他是江宁人,或说因为他在江宁做过官。他的组诗《从军行》七首几乎全是精品,从各角度揭示前线将士的心理活动。比如第四首: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手一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就把战争气氛渲染的十分饮满酣畅:“黄沙百战穿金甲”既揭示了环境的艰苦,又展现出战

3、士们轻身许国的英雄气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种万里远隔思念妻子的哀愁,所以会那么无可奈何,就因为每一次思念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一出战就可能再不会回到这“烽火城西百尺楼”来了。这是真正的带着血丝的相思!“不破楼兰终不还”,固然英雄气概十足,但诗人同时也看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痛苦,并没有一味沉浸在立功封侯的幻想中。    他的《出塞》更是古今传俑的名篇,被誉为唐代绝句的压卷之

4、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说“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的含义不过是一轮明月照边关。然而,把明月照边关这种悲凉的意境推到秦汉时期,这一句就由写眼前的实景,一变而为饱含历史深度的虚景,虚实相生,从而使这句诗的内涵变得无比深厚。这也就是说,从秦汉时期以来,一代一代的人就一直在进行这样的万里长征,多少人就死在边关上一去不复返。慨叹没有李广那样的龙城飞将来挡住胡马,不让度过阴山,既痛惜自己无用武之地,不能报效国家,立功边塞,又深切地同情边关将士长期征战,有家不能归

5、的痛苦。诗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该怎样来避免这种历史悲剧的重演。他只能幻想出现飞将军李广,用战争来制止战争,但同时他也深刻地意识到“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塞下曲》)就算能用战争来制止战争,也是“白骨乱蓬蒿”,同样是个悲剧,这首诗读起来特别上口,每一个音跟前后的音搭配的都恰到好处,我们着重从音调的和谐来读上一遍就会知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关既有征夫,内地就有怨女。他的《闺怨》就是写妻子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的:    闺中少妇

6、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他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也是独出心裁的名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好朋友王之涣,年轻时以豪侠自命,爱击剑打猎,纵酒悲歌。他诗名很大,是边塞诗人中重要的一家,可惜他命运不济,诗集失传,只流传下来六首绝句。据记载,有一回他和王昌龄,高适等人到酒店喝酒,正好来了一批艺人,于是他们约定,等会儿这些艺人唱歌时,唱谁的诗最多,就说明谁的诗名最大,结果一个乐工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一个唱了高适

7、的一首绝句,王之焕说:乐工唱的是乡下人听的乐曲。等着瞧吧!果然,一个漂亮的歌妓起来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那个歌妓又连唱两支歌,都是王之焕的诗。从这个文坛掌故就可以看出来,他在当时的诗名有多大,这首《凉州词》是唐诗中的名篇。黄河从白云中滚滚流出,一座孤城被围绕在万仞高山之中,展示出边塞风光的荒寒壮阔。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既可指羌笛吹着表现征人思家的《折杨柳》曲子,也可指羌笛呜呜咽咽,似乎在怨塞外的杨柳不肯舒青涨绿来遮掩荒寒。全诗既表现了征人的

8、辛苦,又有一种豪迈的气势。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鹳鹊楼》更是连三岁的孩子都能背诵。诗人登上山西省永济县的鹳鹊楼,望着惨淡的日头西沉,滚滚的黄河东泻,视线向东西两向伸延,使视野无限广阔。后两句由实入虚,再推进一步,把视野再次拓宽。四句二十个字,字不奇,句不奇,景不奇,情不奇,但却展现出如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