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327829
大小:20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1
《2011届高考专题复习2章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虚词保靖民中黄瑛文言虚词相对文言实词来说,要少得多,在意义上也抽象得多。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要掌握的文言虚词只有18个,即:之、乎、者、也、焉、而、何、乃、其、且、以、若、则、所、为、与、因、于。这些虚词的用法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甚至要反复背记。近年来高考考查文言虚词,大多是将课外文言选段中出现的文言虚词与课内学过的虚词进行比较,辨析其用法和意义的异同。它要求考生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判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分清实词虚化和虚词实化现象,准确理解虚词的古今变化情形及其规律。其能力层级为B级。考纲表述:通过对
2、近年来高考文言虚词试题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对今后的命题走势作如下预测:1.从高考虚词的命题特点看,虚词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的可能性不大。虚词考查基本上仍将采用客观题的形式,或分成四组同时考查四个虚词,或一题四句,着重考查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且在考查某一虚词的同时,对该词的实词意义也将予以考查。2.许多省市的命题已经不再局限于《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有扩大化的趋势。3.命题时往往将中学教材中的句子与试题中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4.由于虚词考查范围的限制,许多省市的试题考查的虚词出现了重复的现象,而且有几套试题(如2006年湖北卷)已不考虚
3、词,这种趋势考生要密切关注。命题预测:高考中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我们可以将其作如下分类:(1)可一词多用的虚词:之、乎、也、者、以、于、而、则、焉、其、乃、且、为、所。(2)用于句末的虚词:者、也、乎、矣、焉、与。(3)起关联作用的虚词:因、则、而、以、与、于、为、乎。(4)重要的复音虚词:得无、否则、何其、然则、虽然、然后、无乃。由于虚词的用法较实词更加灵活,使用频率更高,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最大,所以复习时要从分清虚实、辩明词性入手,以词性统率用法,就能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一个基本的头绪;再通过归类,抓特殊用法,明了一般用法,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知识
4、梳理:(1)归纳积累,辨析异同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复习过程中,要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结合文中的典型句子不断练习,要树立全句意识,依靠对全句的分析来准确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识记那些要求务必掌握的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日积月累,自然就能得心应手。如:一个同样的语气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作用大不相同,在疑问句中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中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中助陈述语气,答题时切忌生硬地胡乱套用。虚词复习方法:(2)借助语境,合理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常是密切相关的,其用法不同,意义也必不相同。一般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想准确判定须借助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其语法功能和具
5、体的意义。如“之”在文言文中有三种词性:一是作动词,意为“到、往”,如“辍耕之垄上”的“之”就属这种用法。二是作代词,可代第一人称,也可代第三人称,如“公从之”的“之”就作第三人称。三是作助词,并且有五种具体用法:①结构助词,作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②结构助词,作补语的标志;③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翻译;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⑤作衬音助词,无实际意义。这些用法和意义的确定,需要考生在不断的训练中形成“随句定义”的能力。(3)特殊虚词,熟练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虚词现象包含有:①兼词现象②虚词连用现象③虚词凝固现象。虚词的兼词现象指一个虚词兼有两
6、个词的意义,如“诸”“焉”“叵”“盍”等。虚词的连用现象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焉耳矣”是三个虚词连用,重点落在“矣”上,表示已然语气。了解虚词连用现象对断句和语意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虚词的凝固现象指的是虚词的某些固定用法,它表示的意义也是特定的。如“如(奈、若)……何”、“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等。这些特殊的虚词现象在中学课本中都已学过,考生只要多留心,及时予以消化,就不成其为问题。1.教材分析法高考文言虚词题一般有四组,共八个句子,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
7、材,句式和考点基本相同。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出师表》、《过秦论》、《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一些传统篇目,因此,只要熟悉教材重点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技巧点拨:2.语法比较法高考文言虚词题目考查的形式是两两辨析,我们只须判断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而不涉及它们的具体意义。意义相同的虚词往往在文言句子中所起的语法作用是相同的。如2004年高考广东卷中比较“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和“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两句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我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前面都是某一人物,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