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

ID:45314562

大小:102.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_第1页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_第2页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_第3页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_第4页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说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xx]4号)等文件明确规定: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该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根据这一指导意见,按照2011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现行教科书,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制定本学科考试说明。一、

2、考试的指导思想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以孝感市教育局[xx]48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本着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有利于为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原则。二、考试的命题原则1.指导性原则。思想品德学科考试要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考试评价这种手段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指挥棒。2.基础性原则。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学科的追求。因此,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在立意上以考查

3、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在考查学生掌握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辅以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的六种能力要求。3.思想性原则。思想品德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的重要学科和理论课程。因此,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命题必须把握思想性原则

4、。4.人文性原则。思想品德学科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基于以上要求,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命题同样也要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为原则。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命题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联系,通过设置不同的真实性的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善巩固其知识结构,扩展学生生活技能,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三、考试的内容及要求1.思想品德

5、学科的考试内容的确立以教育部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以xx年九年级毕业生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七—九年级教材为依据,并适当结合xx年6月—xx年5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内容。2.课标、教材内容及要求内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2、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渡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4、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5、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

6、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7、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8、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9、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10、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11、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12、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13、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

7、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14、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15、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6、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17、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18、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8、增强自我防范意识。19、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