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312904
大小:9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级中学xx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学业水平测试)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共6页,共4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
2、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标量的是A.位移 B.路程 C.力 D.速度2.下列情况中的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C、研究长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地球3.下列单位中,哪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千克、秒、牛顿B、克、千米、秒C、千克、米、秒D、牛顿、克、米4.以下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的是tv0Atv0Btv0Ctv0D5.某人沿着
3、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从A点运动半圈到达B点时,他的位移大小等于ABA.0B.RC.2RD.πR6.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B.先有作用力和然后才产生反作用力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7.3N和4N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是A.0 B.1N C.5N D.7Nv8.小球沿固定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共有A.一个B.两个C.三个 D.四个9.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B.物体只
4、有在下落时才受到重力的作用2602-4t/ss/m4C.物体只有受到支物的作用,才显示重力D.物体只有放在地面上才受到重力的作用10.如图是一物体的s—t图象,则该物体在6s内的位移是A.0 B.2m C.4m D.12m1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但物体仍然保持静止,这表明A.拉力小于静摩擦力B.拉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C.拉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D.拉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1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可以写成m=F/a,对某个物体来说,它的质量mA.跟合外力F成正比B.
5、跟合外力F与加速度a都无关 C.跟它的加速度a成反比D.跟合外力F成反比,跟它的加速度a成正比1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的g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D、g的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14.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变大B.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变小C.无论是超重或失重状态,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D.无论是超重或失重状态,物体所受到的重力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15.关于曲
6、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可能为零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变D.在恒力作用下的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16.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牛顿 B.安培 C.爱因斯坦 D.亚里斯多德17.一个物体受到4N的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是2m/s2,那么这个物体在6N的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大小是A.1m/s2 B.3m/s2 C.5m/s2 D.6m/s218.不考虑空气阻力,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A.速度为零,
7、加速度向上B.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C.具有向上的速度和加速度D.具有向下的速度和加速度19、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以下理解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变,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只要有一个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D、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20.一个木箱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地面滑动,有四位同学作出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FNGBFNGfCFNGfDFG2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同,速度之比v
8、甲:v乙=3:1,它们的动能之比EK甲:EK乙等于A.1:1B.1:3C.3:1D.9:12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少B.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C.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D.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不一定增加23.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牛顿B.奥斯特C.库仑D.伽里略24.如图所示为两个带等量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电场线方向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