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ID:45305416

大小:21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文后各题。中国戏曲“贵和”思想的显著体现是“大团圆”的结构模式。这自然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思维相契合。戏曲“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亨”的“大团圆”的结局遵循着古人对于“万物一而立,再而反,三而如初”的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生命感悟,也同样体现着“悲者必终于欢,离者必结之以合”的“天圆地方”的审美轨迹。剧作家对于“大团圆”结局的追求是由作家自身地位低下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在我国古代,戏曲一直受到统治者的排斥,受到“正统文学”的排斥。元代时,蒙古统治

2、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限制汉人参加科举考试,大量的丈人失去了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仕途的唯一道路,因此只能流落于坊间妓馆,以写词曲为生。《元史·刑法志》记载:“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诸民间子弟,不务生业,辄于城市坊镇演唱词话、教习杂戏、聚众淫谑,并禁治之。”以至明清律法仍有这样的条例。在这样的境遇下,剧作家则选择用笔来抒发自己的苦闷,消解现实的残酷,因此在戏曲中往往以“大团圆”的形式来寄托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表现对因果轮回的期盼。“大团圆”模式适应观众的审美期待,体现着老百姓对于美好世界的憧憬和想象。只有充满喜庆气氛的“大团圆”结局才能淡化悲剧的悲哀感和

3、压抑感,把观众带入冲淡、平和的心理状态。李泽厚对这种“中和为关"的审美观念这样论述:“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的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和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和冲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戏曲是一种中和艺术。中国戏曲始终与儒家的伦理道德教化紧密联系。在戏曲中宣扬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必然是戏曲的旨归。这一诉求直接外显为戏曲的大团圆结局。中国人的特点是爱憎分明,戏曲中也往往体现的是善与恶、忠与奸、正与邪等对立面的斗争。观众不仅要求欣赏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剧作家对事件的评价。因此安排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往往意在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明有王法,暗有鬼神”

4、,告诫人们时时刻刻要做一个好人。城市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也刺激了通俗文学的繁荣。中国戏曲的显著特点就是其强烈的民间性,因此,剧作家的写作意图必然要从观众的欣赏意图出发,反映观众的审美趣味。演员表演惟妙惟肖,唱腔优美,故事吸引人,这都是观众需要的,而给戏曲中的人物安排一个合理的结局,更是观众所关心的。从我国戏曲的审关心理来看,观众看戏的主要目的是消遣娱乐,希望在繁重的劳动之余通过戏曲来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解脱,而不像西方戏剧那样进行沉重的道德说教和宣讲。1.下列有关中国戏曲追求“大团圆”结局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达了中国古人对事物普遍发

5、展规律的生命感悟。B.剧作家地位低下,向往美好世界,期盼因果轮回。C.宣扬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劝诫世人为善。D.反映观众的审美趣味,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史·刑法志》记载过词曲作者因被诬告而被处死的事。B.元朝统治者推崇正统文学,戏曲备受排斥。C.淡化悲剧的悲哀感和压抑感,需要充满喜庆气氛的“大团圆”结局。D.戏剧的功能是消遣娱乐,给观众以精神的享受和解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审美需求的角度看,相对于演员的表演技艺,中国观众显然更关注戏曲中人物的命运。B.在我国

6、古代,文人获得仕途的方式较单一,当科举考试之门向他们关闭,文人的结局就会很糟。C.《窦娥冤》中窦娥平反昭雪,《西厢记》中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这都是中国戏曲“贵和”思想的体现。D.中国戏曲是随着城市的繁荣而繁荣的,具有强烈的民间性,颇受市民阶层的喜爱。【答案】1.A2.C3.B【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

7、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A项不是原因。“大团圆”结局遵循着……的生命感悟。【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

8、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