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缺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缺答案

ID:45300572

大小: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缺答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缺答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缺答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缺答案_第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缺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缺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缺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75分)1.《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2.《礼记·曲礼》云:“大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表明“礼”的核心作用是()A.明辨血缘亲疏关系B.规范社会秩序C.区分尊卑等级关系D.维系统治秩序3.《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侯。”其意在说明“百家争鸣”的出现()A.为了

2、满足春秋战国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B.属于新兴地主与没落贵族之间的斗争C.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各类学说的质变D.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4.“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出自A.《论语》B.《道德经》C.《孟子》D.《韩非子》5.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对当时“无序”的社会提出了“救世”方案,其中属于道家的是:A、建立一种普通的社会关爱B、严格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C、顺着一种自然的状态发展D、用社会制度规范社会秩序6.关于孔子教育成就的

3、说法正确的是()①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人”和成“君子”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办私学打破官府的垄断③孔子的教育也有政治功能,如“学而优则仕”,体现了积极入世的思想主张④孔子讲授的主要是《诗》《书》《礼》《乐》《易》《论语》的内容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表明老子主张()A.“为政以德”B.不能转化矛盾C.愚化百姓D.“无为而治”8.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这说明了()①儒家学派是个备受争议

4、的学派②文化内容由先秦时期的综合宽容转向单一专制③汉朝重视文化教育④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9.“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最能体现这句话的意思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春秋大一统”D.三纲五常10.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11.柳宗元说:“浮屠(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

5、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C.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D.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12.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3.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员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

6、禄而己也。”材料表明()A.强调教育的功能使人成贤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的追逐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D.要求教育应明确学生的学术目标14.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15.“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当时史实的

7、结论是()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16.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7.与朱熹理学同时,还存在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等学派。以下主张属于陆九渊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