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91976
大小:80.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I)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分一道,共计25道,共50分)1.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B.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 D.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2.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 衣”,一个“食不厌精
2、,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B.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C.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3.秦末至宋初,大量原籍中原的汉族人多次迁徙,与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土著相处,逐渐形成了一个风貌独特、人文特异的新族群——客家人,后又陆续迁往世界各地。客家人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经济结构调整 B.对外政策改变C.中原政局剧变 D.地域商帮推动4.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
3、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C.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D.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 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C.单一税种,没有差等 D.统一征缴,耗时费力6.19世纪初期,超过六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必须
4、通过市场来获得口粮,这些人口包括了1000 多万户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同时,中国一半以上的农户不织布,必须从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棉布。反映了当时()A.全国性市场已经形成 B.自然经济已经解体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农村商业化趋势加强7.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宗教的产生 B.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
5、中的地位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 D.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8.《唐会要》记载:“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真怪之产”。唐诗亦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材料中反映了()A.商业经营的市坊限制打破 B.小农经济出现繁荣景象C.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D.江南地区经济实力上升9.南宋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说:“自道德性命之说一兴……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
6、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作者在这里()A.反理学而讲求功利 B.主张为官治学要知行合一C.批判社会道德败坏 D.反思阶级矛盾尖锐的原因10.《时宪历》系明末徐光启等以“西洋新法”编制而成,清顺治元年由传教士汤若望上呈清廷,被定名为“时宪”,予以颁行。后引起中国儒生和钦天监旧官员的不满,导致理学与西学之争,《时宪历》遭到废除,传教士也受到打击。材料反映了() A.文化冲突阻碍社会进步 B.西方对中国进行
7、文化侵略 C.程朱理学思想日益僵化 D.中国的传统历法更加精确11.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格斯认为()A.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B.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12.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
8、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C.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13.《资政新篇》问世后,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