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62635
大小:551.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1、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克隆需要滋养细胞支持生长B、长期动物组织培养经常最终会成为简单的细胞培养C、细胞系在连续传代过程中遗传性状始终保持均一D、细胞株是从细胞系中选择出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2、下表是三个不同地区家蝇种群对杀虫剂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结果。家蝇对杀虫剂产生抗性,其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
2、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21B、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基因迁移不会改变三个地区的种群抗性基因频率D、神经细胞膜上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3、基因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既能在动物细胞内表达相关抗原,又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基因疫苗属于主动免疫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C、基因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均能识别相应抗原4.如图所示,利用菠菜制备等量的叶肉细胞悬浮液(甲)和叶绿体悬浮液(乙、丙)置
3、于最适宜光照条件下,CO2缓冲溶液在实验过程中能维持试管内CO2相对稳定。三组悬浮液中的叶绿体密度相同,液面均有一薄层液体石蜡,叶肉细胞和叶绿体在实验过程中维持正常活性。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乙、丙试管产生气泡速率基本相同B.适当增强光照,甲试管产生气泡速率基本不变C.乙试管在叶绿体外合成蔗糖D.乙试管中叶绿体不能进行蛋白质更新5、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的X、Y和Z三种浓度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浓度比Y、Z浓度高B、空白对照组微型月季茎段侧芽不生长C、该实验没有体现激素类似物甲作用的两重性D、促进微型月季茎段侧
4、芽生长的最适浓度在Y、Z浓度之间6、基因工程常用土壤农杆菌Ti质粒作为载体,需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才能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上。下图表示抗虫棉培育中使用的三种限制酶A、B、C的识别序列以及Ti质粒上限制酶切割位点的分布,抗虫基因内部不含切割位点,两侧标明序列为切割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该使用酶B和酶C切取抗虫基因B、应该使用酶A和酶B切割Ti质粒C、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含1个酶A的识别位点D、成功建构的重组质粒用酶C处理将得到2个DNA片段30、沙棘对干旱缺少的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是治理荒漠化的常用植物。某科研小组在夏季的晴天对某地区三种沙
5、棘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如下图1、2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从图1和图2看,直接影响碳反应的环境因素是。在调查的时间段内,三种沙棘中积累有机物量最多的是沙棘。(2)在严重荒漠化土地上栽种沙棘到形成沙棘林的过程属于演替,当沙棘林各种生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表明该群落已演替到阶段。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大于、等于、小于)总呼吸量。(3)沙棘木蠹蛾爆发会引起沙棘林木大面积死亡,从营养结构方面来看原因是。白僵菌能寄生沙棘木蠹蛾致死,引入白僵菌增强了该沙棘林自我调节能力,使沙棘、沙棘木蠹蛾、白僵菌三者通过调节保持该沙棘林的稳态。31、研究发现
6、,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与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方式,请帮助他们共同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1)该实验原理是。(2)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第二步:将甲、乙两组细胞置于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第三步:。H+液泡基因R蛋白Rab进入32.(18分)百合(二倍体,2n=24)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粉色百合中存在少量绿色个体,研究者发现,绿色百合细胞液呈弱酸性,而色素在此环境中表现为绿色,生理机制如下:(1)a过程所需要酶参与;b过
7、程中沿着mRNA运行并认读遗传密码,进而合成蛋白R,蛋白R应存在于(结构)起作用。(2)研究发现,野生粉色百合的细胞中存在一种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该mRNA与R基因所转录的mRNA序列相似。下图为两种mRNA的差异部分对比,由此推测少量绿色个体出现的变异类型是,该m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的原因是。(AUG:甲硫氨酸(起始),GAU:天冬氨酸,GAC:天冬氨酸,AUU:异亮氨酸)(3)含基因H的百合,香味浓烈,其等位基因h,不能合成芳香油,无香味。降低百合香味是育种者试图实现的目标。基因R可抑制百合香味,且这种抑制具累加效应(抑制由强到弱依次表现为清香、
8、芳香、浓香),2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批芳香型百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