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历史7.3人类文明的引擎学案人民版必修3【学习目标】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3.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重点难点】重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导读,20分钟)【模块一】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棉纺织业发明发明者特点/功能意义/作用飞梭效率大为提高英国棉纺织业在技术上完成
2、了由向的过渡。哈格里夫斯纱细,不结实水力纺纱机(纺纱厂)克隆普顿水力织布机使织布效率提高了40倍2.蒸汽动力原因:的直接推动和长期孕育。发明发明者特点/功能意义/作用实验型法国把热能转化为①继人类发明用火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取得成果;②推动的建立,人类跨入“”。第一台纽可门热效率低,只能用于矿山抽水改良式即:万能的原动机英国极大提高了的效率,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交通运输原因发明发明者意义的发明和应用汽船美国蒸汽机车(火车)英国召示着“”的到来。4.机械加工和制造业发明发明者特点/功能意义/作用移动刀架英国是以的新工业部门,标志最终确立。车床刀具制作【模块二】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3、—(时间:)1.电力发明发明者特点/功能意义/作用电磁感应英国广泛应用后,使人类进入“”电动机俄国第一台实用发电机德国制成电动机比利时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电动机发电站美国第一个,把输电线连接成注:格拉姆是实用意义上电动机的发明人2.内燃机发明发明者特点/功能意义/作用汽油内燃机德国汽油①对领域(汽车和汽车工业,远洋,)影响巨大。②对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德国汽油柴油内燃机德国柴油3.化学工业的建立⑴无烟炸药:1867年(瑞典)发明,并在欧美建立工厂。⑵诺贝尔奖: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年开始颁发。(二)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探究一、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1.积
4、极:⑴经济:社会大幅度提高。⑵政治:确立和巩固的统治。⑶世界格局: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⑷社会生活: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消极:带来、、、等社会问题。探究二:以两次工业革命为例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1.社会大幅度提高;人类先后进入了和。2.和世界形势的改变;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3.进程加快,人类的改变,生活更加多彩.(交通、电器、业余生活的多样化)(三)课堂学习整合(3分钟)(四)课堂训练评价(7分钟)1.18世纪的英国棉纺织业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其中最早实现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梦想的是( )。A.凯伊
5、 B.哈格里夫斯C.阿克莱特D.克隆普顿2.18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式棉纺织技术在英国出现,传统的动力已不适应新的需要,蒸汽机应运而生。这表明( )。A.近代动力技术革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B.蒸汽机的发明是实验科学长期孕育的结果C.蒸汽动力较传统动力更充裕更可靠D.新的动力技术革新满足了社会生产的需要3.瓦特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A.它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它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发展C.它使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结束D.它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4.19世纪初,蒸汽机车因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快速实用、安全可靠迅速地在英国、欧洲和北美得到广泛使
6、用,并开始了持续100多年独霸铁路牵引动力垄断地位的黄金时代。这使它的设计制造者的名字与蒸汽机车一起载入了科技史册,他就是( )。A.瓦特 B.史蒂芬孙C.本茨D.莱特兄弟5.据史书记载,古代埃及人曾用蒸汽动力开关庙宇之门;达·芬奇留下了蒸汽开动大炮的图样;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得到迅速推广。在工业革命中,为蒸汽机的应用开拓了新领域的有( )。①凯伊 ②哈格里夫斯 ③富尔顿 ④史蒂芬孙A.①②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②6.“N作为工业动力,提供了方便而廉价的能源,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发展……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传输和控制能量最理想的方式,使人
7、类获得了一种以光速传输信息的载体。能量和信息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N将长久地陪伴人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这里的“N”是指( )。A.蒸汽机 B.电能C.太阳能 D.互联网7.下列属于内燃机发明者的是( )。①卡尔·本茨 ②戴姆勒 ③狄塞尔 ④瓦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8.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