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45631
大小:146.7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1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考生注意:答題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題时,将答案写在答題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诫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渎(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能够把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讲清楚的,迄今只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总
2、体来看,马克思主义自然現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自然人化。在马先思主义诞生以前,排除宗教领域,辩证法的哲学研究把自然视为拟人的神秘物体,唯物论的哲学研究把自然视为远人的机械实体。前者以黑格尔为代表,后者以费尔巴哈为代表。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建立了高超的历之自然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然的“人化”问题,即自然与社会统一的问题,其意又在于指出了社会发展是自然发展的延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把自然和社会
3、孤立起来对待,就必然无法清楚认识和正场处理现实问题。第二,自然异化。人的基本特征是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外化使得人与自然同步提升。如果外化的结果不是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增铎,而是成为人的对立面,这就是异化。人与自然在早期有一种原始的洗一性,但这是本质力量低下的表现。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使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自然的依赖,变为人对物的依賴0高度分工把人挤压在各个狭窄的领域,使人的专长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人的创造性和动物性都被激发到顶峰。对个利的追逐造成人对人的冷酷利离和人对自然的猛烈刹夺。社会財富和社会11交往都发生根本改变,人的弃化和自然
4、的异化是一个问趟的两个方面。异化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也有发生,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严重。第三,自然归化。《资本论》预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直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童来洗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赝变換。”<自然辨证法》提出关于“两个提升”的论断:“只有一种有计划地生产和分纪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
5、与人的协谪一致,这是对原始协调的辨证复归,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历程,而不是乌托邦,这种复归是人心所向。(摘编自欧阳志远《论“三个自然”与生态文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各自代表的自然观虽然差别很大,却都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建立有着重要作用。B.人的本质力堪外化的结果既可以使人的本质力迓增强,也可以成为人的对立面,后者就是自然异化。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依赖对象是物,人的创造性和动物性被大幅激发出来,异化现象极其严重。D.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归化需要一个必要前提,即一种
6、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通过与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两种自然现的比较,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自然观的高超。B.文章第二段在论证了自然与社会统一的关系后,从反面指出将两者孤立对待的危害,有现实针对性。C.文章第三段先阐释什么是异化.再论证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和自然的严重异化,论证逻辑非常严谨。D.末段直接引述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相关表述.使我们对自然归化观点的理解更清晰透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11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与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自然
7、发展的延续,不能把两者孤立起来对待。B.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关系,这应是两者互为中介的根本原因。C.异化分为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人的异化是人的原因造成的,自然的异化是自然造成的。D.所谓自然归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产生的自然异化复归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原始协调。(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題,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任何一门艺术的道理都包含在作品表达中.因此长期大量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永这都是“慢”这门艺术最佳的途径。戏曲的道理也不倒外。在戏曲成行的千百年里,无教目不识丁的农民扶老携幼在乡村戏台
8、下津津有味地欣赏,从来没有生发过“不懂”戏曲的感慨。戏曲之所以曾经拥有广泛的受众,就是由于这些观众有长期欣赏戏曲的经验积累:他们既熟悉戏曲演绎的故事,亦熟悉戏曲叙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