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注释发展》PPT课件

《历代注释发展》PPT课件

ID:45235891

大小:273.84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1-11

《历代注释发展》PPT课件_第1页
《历代注释发展》PPT课件_第2页
《历代注释发展》PPT课件_第3页
《历代注释发展》PPT课件_第4页
《历代注释发展》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代注释发展》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第四节历代注释的变化发展一、历代古书注释的发展二、古书注释的体式一、历代古书注释汉代的古书注释魏晋的古书注释隋唐的古书注释宋代的古书注释清代的古书注释与整理汉书·儒林传:漢興,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書》自濟南伏生;言《詩》,於魯則申培公,於齊則轅固生,燕則韓太傅;言《禮》則魯髙堂生;言《春秋》,於齊則胡母生,於趙則董仲舒。汉书·儒林传:賛曰: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䇿,勸以官祿。訖於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寖盛,支葉蕃滋,一經説至百餘萬言,大師衆至千餘人。蓋祿利之路然也。初《書》唯有歐陽

2、、《禮》后、《易》楊、《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復立大小夏侯《尚書》,大小戴《禮》,施、孟、梁丘《易》,穀梁《春秋》。至元帝世,復立京氏《易》。平帝時又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所以罔羅遺失兼而存之,是在其中矣。后,后仓。杨,杨何。一、汉代的古书注释1.1今古文之争汉初,用当时隶书书写的经典为来传授讲学的,为今文经学。今文经学立为学官。齐鲁韩三家《诗》,为今文经学,讲诗旨。还有伏生的《今文尚书》(有三家传授),等。西汉一代所立五经博士分为十四家:易:施(雠)、孟(喜)、梁丘(贺)

3、、京(房)书:欧阳(高)、大夏侯(胜)、小夏侯(建)诗:鲁(申培)、齐(辕固)、韩(婴)礼:大戴(德)、小戴(圣)春秋(公羊):严(彭祖)、颜(安乐)——参见张舜徽《郑学丛著·郑学叙录》用汉以前古文字书写作经典来传授的,为古文经学。古文经学最初不立学官,在民间传授。《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为古文经。刘歆在校书过程中,发现在解释《春秋》上,《左传》比今文经传更有道理,在哀帝即位后向朝廷建议把《左传》立为学官,遭到今文学派反对。平帝时王莽执政,任用刘歆,提倡古文经学,立《左传》、古文《尚书》、《逸

4、礼》、《毛诗》为学官。今文经学特点是阐发字词的“微言大义”和文章的主题思想;容易蹈空;与政治联系紧密;又以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灾异感应说经,比较繁杂玄虚。今文经学主要是讲义理。但是,为了讲义理,其中也要稍微解释字词。古文经学特点是解释文字训诂(即字的形、音、义解释)和考证名物(事物、名称、特征、形质、功用)制度(典章制度);学风质朴;解决语言文字问题;比较简约。《春秋·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克之者何?殺之也。殺之則曷為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曷為大鄭伯之惡?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巳矣。段者何?

5、鄭伯之弟也。何以不稱弟?當國也。其地何?當國也。东汉末郑玄以古文经学为主,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六经。今天保存的有他的《仪礼注》《周礼注》《礼记注》和《毛诗笺》。这些成为后代注释的基础。郑玄:“就其原文字之聲類,考訓詁,捃秘逸。”(贾公彦《序周礼废兴》引)经典释文序录:“鄭康成云: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其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為之,趣於近之而已。受之者非一邦之人,人用其郷,同言異字,同字異言,於兹遂生矣。”《史記正義論例諡法觧》“郑康成云: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為之,趣於近之而已。受之者非一邦之

6、人,其鄉同言異,字同音異,於兹遂生輕重訛謬矣。”1.2汉代的注释体式章句类(章句)离章辨句。逐句(或几句连在一起)串讲句意;逐章归纳“章指”(每章的主题)传注类(注、训、诂、笺)汉代的注释书保存下来的,除了郑玄的注,还有:王逸《楚辞章句》、何休《公羊传注》、赵岐《孟子章句》、高诱注《淮南子》《吕氏春秋》其他还有很多注释书,没有完整保存下来,散逸在古人注疏和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汉代注释学的主要特点:1.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对象2.注家众多,各有师承,形成学派,相互影响,学术风气浓厚3.(古文经学)重视文字训

7、诂,因声求义4.(古文经学)质朴、简约、准确、深入二、魏晋南北朝的古书注释2.1注家注本经: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王弼、韩康伯《易注》郭璞《尔雅注》、《方言注》史:裴骃《史记集解》,韦昭《国语注》,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子: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张湛《列子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2.2新产生的注释体式(1)受佛学讲佛经方式影响,古书注释产生“义疏”体式。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佛教大兴。儒生注书开始采用一种既解经文,又释注文的新体式,“义疏”由此形

8、成。(2)兼采前人各家之说解,产生“集解”体式論語集解義疏。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註:馬融曰:子者,男子通稱也,謂孔子也。王肅曰:時者,學者以時誦習也。誦習以時,學無廢業,所以為悦懌也。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註:苞氏曰:同門曰朋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註:愠,怒也。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愠之也。疏:“子曰”至“子乎”。云子曰者,子者,指於孔子也。子是有徳之稱,古者稱師為子也。曰者,發語之端也。許氏《説文》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