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2轮-世界现代史

高考历史第2轮-世界现代史

ID:45229048

大小:1.08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11-11

高考历史第2轮-世界现代史_第1页
高考历史第2轮-世界现代史_第2页
高考历史第2轮-世界现代史_第3页
高考历史第2轮-世界现代史_第4页
高考历史第2轮-世界现代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2轮-世界现代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世界现代史高考历史第2轮通史复习琴海学校历史组周余国世界现代史主题线索1、时间:1917年十月革命——今2、主题线索:1)20世纪上半期的革命、动荡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2)不同社会制度与经济模式的相互敌视、封锁到当今的相互借鉴、竞争共处。3)由世界经济体系混乱无序到今天经济全球化、规范化、法制化。3、具体表现:(1)政治:俄国十月革命及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趋势加强。(2)经济: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模式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3)文化: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演变和20世纪世界现代科学技术。世界现代史的分期:第

2、二阶段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1917~1945)第三阶段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1991年至今)第一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1917~1945)第一阶段(1917~194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一、阶段特征:1.十月革命打断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3.一战后到30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4.192

3、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阶段(1917~194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二、具体表现:1.政治上: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现:俄国十月革命2.经济:①苏俄(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②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3.思想文化上: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现代主义的音乐、美术潮流兴起。②电影技术的发展与电视的发明,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③二战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④凯恩斯主义4.国际

4、关系上:①30年代大危机期间,各国以邻为壑,大打贸易战和关税战,恶化了国际关系②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先后发生第一阶段(1917~194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三、对点复习:(一)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1.考纲与课标要求:(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2)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3)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2.知识回顾:(1)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概况、结果、意义(2)

5、战时共产主义(内容、评价)、新经济政策(原因、内容、意义)、斯大林模式(背景、表现、评价)3.重点突破: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与评价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1)从斗争目标看,二月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十月革命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从革命性质看,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一场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3)从斗争结果看,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阶段(1917~1945):两次世界大战期

6、间的世界三、对点复习:(一)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3.重点突破: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与评价A.历史条件(1)国内条件:苏联经济比较落后,在资本主义包围和存在战争威胁的情况下。(2)国际条件:①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还知之甚少。②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成了苏联加速工业化的外部环境与有利条件。B.评价(1)同苏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以及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都有效地发挥了积极作用。(2)“斯大林模式”是在外有帝

7、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重点提示]“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建国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二战后,苏联继续沿用“斯大林模式”,不思改革,而把其奉为各国必须仿效的社会主义样板,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全球通史

8、》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超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