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20382
大小:2.36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一暑假作业地理二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暑假作业地理二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表格内)123456789101112表一:1978年以来我国GDP、城镇化率和城镇投资率情况年份1978年xx年xx年xx年xxGDP(亿元)364584402314045519322568845城镇化率(%)17.9230.4245.6852.5753.73城镇投资率(%)425.430.1536.4640.171.上述图文材料说明()A.我国的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并不断促进GDP的增长B.我国的城市化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必然造成环境的急剧恶化D.我国应积极推进特大城市、超大
2、城市的职能多样化2.在很多地区,与城市的繁华成对比,“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却日益加剧,发展农村经济陷入困局。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加强户籍管理,控制青壮年进城务工B.将农村土地大规模开发成工业区,吸引农民返乡工作C.由政府负责照管留守老人和孩子D.开发新型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市场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下图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回答3~4题。3.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A.滩涂湿地锐减B.全球气候变暖C.人工捕杀增多D.空气质量下降4.红腹滨鹬繁衍期
3、间,与甲地相比丙地()A.昼夜温差较大B.平均气温较高C.太阳辐射更强D.平均风速更大新疆由于夏季气候高温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农作物的红色素等固性物质容易积累。新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红色作物种植区。近年来,新疆地区利用滴灌技术不但节约了水源,还免去了除草的辛苦。据此完成5~6题。5.我国要扩大红色作物的种植区域,下列最理想的地区是()A.内蒙古高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山东半岛6.与大水漫灌相比,滴灌技术免去了除草的辛苦,是因为()A.滴灌水量小,不能满足杂草生长 B.作物根部以外的地方因缺水不易长草C.持续灌溉,土壤透气性
4、差,草类易死亡 D.地表昼夜温差变大,草类难以存活读点苍山、洱海、白族传统民居、照壁和大理风向玫瑰图。回答7~8题。7.白族民居中正房大多坐西向东,厢房在南北,正房对面是照壁。下列关于民居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南季风,坐西朝东可接受水汽B.点苍山与洱海之间,晚上吹较冷的山风,坐西朝东可避风C.白色照壁在白天可反射太阳光使正房保持凉爽D.该地地势东高西低,房屋可依山傍水8.近年来,一批国内居民“逃离北上广”,“归隐山水间”,成为“大理新移民”,造成人口迁移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大理旅游业发达,人均收入高B.大理为白族聚居区,人口政策宽松C.大理冬
5、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D.大理环境承载量大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我国多见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等雪山冰川附近。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读红石滩河床景观图和冰川区水层分布图,回答9~10题。9.上述材料表明()A.橘色藻喜低温,泥石流的周期性发生提供了原生石B.人工整理河道过程中挖出的裸露卵石,不能称为原生石C.红石滩分布区多发冰川泥石流,没有暴雨泥石流D.从河谷上游到下游,组成红石滩的石块逐渐增大10.近年来,高海拔雪山矿泉称为开发的热点,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雪山矿泉的水质优良的原因(
6、)①高海拔的低温、缺氧环境,微量元素丰富②雪山岩层的过滤和矿化③循环时间短④人烟稀少,环境未受外界污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完成11~12题。11.实验结果反应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 ②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增加大气湿度 ④减少空气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
7、③④ D.②③④12.下列功效中,哪项不属于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后产生的有利影响( )A.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 B.提高了复种指数C.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 D.保护了土壤肥力二、综合题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非洲局部图。2014年8月13日,由中国援建安哥拉的本格拉铁路(洛比托—卢奥)全线完工,该铁路向东连接了著名的铜矿出口国赞比亚。安哥拉境内除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外,还有钻石、铁、铜等矿产资源。材料二:安哥拉区域图及①、②两地气候特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