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doc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doc

ID:452186

大小:4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08-03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doc_第1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doc_第2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doc_第3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doc_第4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地方战略论文题目:青海省互助县“教育反贫困”的思考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但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正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农

2、村劳动力的素质并没很大地提高,从而导致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在互助县调查研究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劳务输出瓶颈的解决主要靠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随后简单地论述了职业技能培训的具体实施措施。【关键词】教育反贫困,劳务输出,职业技能,培训措施引言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12亿人口9亿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自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以来,长期处于生产要素极小流动的我国农村

3、,一夜间似乎从地下涌现出数以亿计的过剩劳动力,当他们在农村被推出土地,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后,就大批地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大规模流动,而城市的人口控制政策和政府的清理,遣返等可能又将他们赶回农村。这股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客观上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有的劳动力资源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且还要消费大量的财富,加重了从业者和社会的负担,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剩余劳动力使农业上一个人能干的事由几个人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商品生产难以发展,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没有一个固定的谋生职业,流落全国,一定程度上影响

4、并将继续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大规模向城镇流动,使得城镇原本有限的就业机会更少,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给城镇青年就业带来更大的困难,等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积存的农业大国。21世纪的中国农民,将面临着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就业困难三大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尽管带来不少社会问题,有的甚至相当严重,但毕竟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这种过剩包含着两层内容,即绝对的过剩和相对的过剩。就是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适与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面对庞大的农村过剩劳动力及其流动的现实,深入分析制约农村

5、劳动力转变的重要因素,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出路是极其必要的。1现状分析1.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转移了一部分到第二、三产业,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业劳动力比重过大的格局,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1.1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据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互助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其中农业户人口34.55万人,在农业户人口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达18.51万人,占全县农

6、业户人口的53.6%,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净增4.32万人,十年间,年均递增2.7%。  1.1.2人多地少,形成劳动力大量剩余  由于农村人口的增长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的耕地面积也相应逐年减少。据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全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年未耕地面积104.03万亩,人均为2.81亩。虽然土地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宜农面积少,旱涝保收田地更少,人均旱涝保收面积只有0.67亩。同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十年时间,全县共增加人口9.06万人,耕地面积减少0.76万亩。由于耕

7、地减少,人口增加,如果按照我国现阶段每个农村劳动力负担5亩耕地(按国际惯例,3亩旱地等同于1亩旱涝保收田地)的能力计算,只需要11万农业劳动力就足够了,扣除在农村和城镇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口,大约还有8.9万农村剩余劳动力。  1.1.3文化素质低,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汇总结果表明,2000年该县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合计为283763人,文盲人口73211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25.80%。其中,15岁至59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10853人、小学文化程度14409

8、0人,初中文化程度92644人,高中文化程度20119人,大、中专文化程度4148人。由之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中低文化层次的人数居多,总体素质差。从人口经济学来看,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依次对劳动人口素质有一个由低到高的需求。互助县农村较高文化程度的人数比重太低,文盲、半文盲人数偏高,它一方面使得农业科技推广举步维艰,仍维持着旧的劳动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影响到产业结构和类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