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考试试题

ID:45205089

大小:275.8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考试试题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考试试题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考试试题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考试试题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诊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A.土地国有制B.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D.盐铁专卖政策2.《诗经·甫田》中曾这样描述齐国当时的农业状况:“无田(diàn,佃,治理)甫田(tián)(大田),维莠(yǒu,杂草)骄骄。”据此可以推知(  )A.战国时期战争频繁B.春秋时期出现

2、了私田C.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D.诸子百家有轻农思想3.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初会痼疾。其原因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4.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关于右图所示灌溉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耧车,出现在汉代B.它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C.五代的文献中可能记载它的制造方法D.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5.“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

3、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6.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中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符的是A.美洲的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B.传统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中采用“计日受值”D.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的产品超过官营手工业8.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D.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9.春

4、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下列对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包括①小农经济逐步形成②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③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0.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烟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何时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1.某同学暑期到一博物馆参观,看到的下列文物,其中一定为赝品的是(  )①夏朝的瓷器②商朝的青铜农具③唐朝的秘色瓷④北朝的青花瓷A.①④ 

5、    B.②③C.③④      D.①②12.“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诗句中这些纺织产品的主要用途是(  )A.对外出售    B.自我消费C.交纳赋税    D.捐赠礼品13.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14.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

6、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A.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B.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C.强化了海禁政策D.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15.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16.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

7、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17.《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反映出()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18.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