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V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VI)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A.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D.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2.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地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
2、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 )A.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B.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D.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3.“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主集中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
3、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改变一些领导人的专制作风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5.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 )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九二共识”D.澳门回归6.1946年,丘吉尔发表演说:“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在此,丘吉尔认为( )A.全面
4、“冷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7.我国史学界曾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B.北约的建立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8.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由此可见,戴高乐( )A.想摆脱美国对西欧的控制B
5、.对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不满C.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满D.反对欧洲共同体9.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被外国记者问起该如何处理国民党政府与世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时说:“国民党这个家当的不怎么样,烧的饭人民群众不爱吃呀!我们得另起炉灶。”毛泽东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B.拒绝与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断绝与帝国主义国家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D.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10.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6、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11.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B.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12.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
7、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美苏“冷战”结束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13.《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氏乃始教民播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