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93285
大小:48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I)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地形 B.地形、植被C.植被、土壤 D.土壤、气候2.A区与C区的大致界线是(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C.昆仑山一阿尔金山一线D.3000m等高线3.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
2、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xx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4~6题。 4.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5.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6.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
3、、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图10),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图2完成7~8题。7.下列有关“三大荒”描述正确的是A.“北大荒”农业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光照B.“北大仓”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冬小麦C.“南大荒”橡胶、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分D.“西大荒”棉花生产的气候优势是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8.“三大荒”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合理的是A.“西大荒”继续扩大棉花种植业规模,建成我国棉纺织基地B.“西大荒”加快油气资源和
4、新能源的开发利用C.“南大荒”利用海上运输优势,建成我国重化工业基地D.“北大荒”加快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建成我国新能源基地右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成第9~11题。9.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A.地形崎岖B.光照较少C.降水不足D.积温过高10.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措施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西电东送D.北煤南运11.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
5、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坝客联蓄工程是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客加以存储的水利工程。下图示意某科研团队设计的坝客联蓄工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该工程的效益有①增加地表径流②缓解水土流失③提高水质④减少地表水下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最适合推广该工程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河套平原C.吐鲁番盆地D.松嫩平原“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14.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
6、加C.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D.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15.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③控制人口增长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读我国某地区城镇和沙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16-18题。16.与该地区绿洲荒漠化成因无关的是( )A.过度开垦,过度放牧B.不合理利用水资源C.干旱少雨,蒸发量大D.钢铁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17.图示区域( )A.城镇均分布在河流沿岸B.城镇多分布在河流下游C.山前冲积扇城镇数目较多D.河流全部为季节性河流18.该地区治理荒
7、漠化,最大的困难是A.交通不便B.多流动性沙丘C.人口稀少D.荒漠化面积广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国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下图是我国建成的主要防护林体系,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读下图回答下列19-21题。19.①②③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分别别是( )A.吸烟除尘;美化环境;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B.美化环境、绿化平原;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C.防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