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无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无答案)

ID:45191584

大小:14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都A.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B.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C.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思想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2.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自汉代以来,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这一变化表明A.儒学发展适应政治需要B.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C.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3.“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

2、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于是,佛教提出了“佛法据王法以立”的主张,僧人也倡导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则称“报国寺”。这说明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B.佛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C.佛教融合儒学伦理观念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4.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宋明理学A.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D.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5.明清时期中国某一思想家曾说过,“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一

3、思想家是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王阳明6.明代画家徐渭在其晚年《菊竹图》(右图)中题道:“身世浑如泊海舟,关门累月不梳头;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画中菊花杂草残竹,再配上诗文,表现了作者晚年生活的悲惨与凄凉。据此可知,该画作A.注重以形传神B.讲究借物抒情C.追求得意忘形D.体现神形兼备7.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B.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8.梁启

4、超在1896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A.批判严复“中体西用”的思想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C.深刻认识到西方政治的片面性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9.孙中山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需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以达到繁荣富强的目的,同时避免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尽量避免贫富悬殊。为此他提出A.实业救国B.民生主义C.民族主义D.民权主义10.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

5、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学之两大砥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A.会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C.批判了儒家重义轻利观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11.据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日: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A.民主人士已经广泛深入民众B.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C.农民阶级急需进行思想启蒙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12.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

6、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A.明确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B.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马克思主义逐渐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3.“作为新中国一项重要的外交原则,它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这一原则的核心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不结盟         

7、       D.独立自主14.下表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  时间国家1970年加拿大1971年奥地利、比利时、冰岛1972年荷兰、奥地利亚、西班牙、英国、联邦德国1973年西班牙A.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B.中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C.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D.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15.1986年,邓小平说:“设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