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89982
大小:4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8分)1.“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
2、旨趣3.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4、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三个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孔子韩非子荀子 B.韩非子商鞅孟子C.荀子商鞅老子
3、 D.墨子韩非子荀子5、在治国思想方面,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而荀子则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材料主要反映了( )A.荀子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德治角度完整论述君民关系C.体现以德治国以礼育民的思想 D.儒家思想法治充实礼治的转折6、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称霸,或者建成“王业”。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纵横家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是( )A.诸侯争霸力图实现全国统一
4、 B.兼并战争发展的现实要求C.政治改革运动引发战争不断 D.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7、《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 )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重视规则和秩序8、荀子强调“礼学”,认为“礼”是衡量一
5、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他曾猛烈批评孟子等人的思想,并培养了韩非子、李斯等著名的法家代表人。这说明A.荀子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体系 B.荀子主张尊“礼”贬“仁”C.儒家与法家的思想有相近实质 D.韩非子与荀子基本主张一致9、“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10、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
6、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11、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该观点A.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B.主要体现“天人感应”的理念C.主要体现“君权神授”的理念 D.直接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的局面12、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
7、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A.郡国并行 B.独尊儒术 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13、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 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 D.恢复国力到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