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

ID:45189959

大小:233.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III)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П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应涂在答题卡上,第П卷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下,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

2、的要求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答案】D【解析】材料“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来自于老子《道德经》,反映了道家不为天下先,遵循自然,清静无为,谦虚谨慎,以慈悲怀天下的思想,故D正确;材料属于道家经典,不是反映儒家仁爱思想,故A错误;尚贤节用属于墨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儒家孔子主张维护礼乐制度,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故选D。2.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A.“仁”是道德价

3、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ACD不对,这三项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方面;B符合,体现了朱熹的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读书、学习、考察等方法探究理,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3.下面是宋代至清代中国书院性质状况表,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

4、4.03元代17.2361.130.3321.28明代57.2129.840.2412.71淸代56.6724.110.5618.39A.学而优则仕观念渐趋淡化B.书院的办学主体渐趋单一C.书院的办学体制渐趋僵化D.思想文化的专制渐趋强化【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官办与民办书院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自宋至清,官办数量逐渐增加直至占主导地位,而民办日益缩小,说明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文化控制日益加强,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4.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5、。”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B.治贫需与治愚相互结合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减轻了赋税,而不改变民间路后的习俗,不除愚昧,不改奢侈,仍然不可能是人民富裕起来,因此要让百姓富裕还需要使他们摆脱愚昧。故选B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黄宗羲5.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

6、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塑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朱应星《天工开物》据材料可知A.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西学东渐”历程开启D.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答案】B【解析】图表中中国的科技著作是总结性的,而西方出现以事实为基础强调实验的近代科技,反映出这一时期西方社会走向近代,明清时期专制加强,故B项正确,A项是表象;图表中没有中西交流的相关史实

7、,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宗教信仰对科技的影响,故D项错误。6.“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三)。材料中先生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A.柏拉图B.普罗塔戈拉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王阳明强调人主观感受的思想,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与材料思想类似,

8、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天下无心外之物”符合心学观点,然后联系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分析思考。7.renaissance的本意是“人的再生”。所谓“再生”,依牟宗三的理解,就是:“对于现实的人生,现实的自我,个性的自我,有一种春天之情的喜悦感,而且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