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88900
大小:6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80分。)1.“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 之。”(《荀子“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2.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 灌溉 B. 制瓷C. 耕种 D. 冶铁3.
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表明A.坊与市已没有区别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D.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5.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
3、姓“皆背本趋末”。这说明A.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汉代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6.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7.“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完成这两件创举的航海家
4、是A.哥伦布和迪亚士 B.麦哲伦和迪亚士C.哥伦布和达·伽马 D.达·伽马和麦哲伦8.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A.商业讹诈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C.炮舰政策D.以武力为后盾9.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造成这一变化最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B.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口布局C.大量吸收外来移民D.农村人口大量迁往殖民地10.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
5、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的是A.发生在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时代B.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1.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产品原料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工业的发展B.西方列强的侵略C.商品经济的发展D.小农经济的发展12.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
6、.五四运动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13.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工业的繁荣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共内战的开始14.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
7、求成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15.我国某地农村曾流传一首民谣:“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展乡镇企业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明确了方向。此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进一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全面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 D.对国有企业简政放权搞活17.近代上海
8、曾流行一首歌谣:“乡下小姑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不像,等到学来七分像,上海已经换花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近代上海引领全国时尚B.近代上海时尚变化快C.近代社会生活城乡存在明显差异D.近代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的社会生活18.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A.慈禧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