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III)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III)

ID:45188877

大小:7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III)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III)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III)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III)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II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下列与魏征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思想是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为政以德思想2.一般来说,当人对社会变迁感到难以适应时,可能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1)利

2、用原有的行为规范。(2)提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努力使它为社会所采用。(3)用各种反社会的言论和行为,以攻击现存的社会秩序。孔子采取的方式是A.(1)                      B.(2)                       C.(1)(2)                D.(1)(2)(3)3.“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在这里,荀子强调A.尊君B.礼法C.重民D.仁义4.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说:“墨子以为天下的大害,莫如大国之侵略小国,大家族之欺凌

3、小家族,强者智者之压迫弱者愚者,以及一切伦常间的失欢失德,总而言之,即人与人的冲突。”为了消除“天下之大害”,墨子提倡A.仁爱B.仁政C.尚贤D.兼爱5.央视播出的成语大会中出现了成语“越俎代庖、舍生取义、守株待兔”。这三个成语都与我国古代思想流派有关,分别是A.道家、儒家、法家B.墨家、儒家、法家C.兵家、墨家、道家D.儒家、道家、墨家6.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处处于低潮受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汉朝焚书坑儒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

4、、道思想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7.“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①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②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④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8.南宋时期,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出现了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

5、《劝孝文》《劝学文》等。葛兆光先生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就是《家礼》。”这最能反映A.理学的核心是礼教B.“格物致知”的重要性C.理学思想的生活化D.“知行合一”的必要性9.李贽坦言“人皆有私”;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妇女可以出来讲学,应该允许婚姻自主;认为人人都是圣人,没必要以孔子的是非标准去行事。上述言论说明李贽A.反传统反教条B.主张民主法治C.批判君主专制D.倡导经世致用1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

6、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11.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可作为其观点依据的有①词的繁荣 ②程朱理学兴盛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毕升发明雕版印刷术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12.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砲,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

7、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C.西方火炮的传入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D.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13.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上述材料体现出宋代书法A.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B.书风抱残守缺C.强调我书意造本无法D.注重规范法度14.宋代以后的观世音菩萨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烧的性感。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乏仁慈,有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而观世音菩萨的身体被深深埋藏在衣服里。材料主要反映了A.艺术形式植根于思想传统之中B.中西方宗教信仰体系的

8、差异性C.中国绘画内敛含蓄,凸显人性D.西方绘画自由洒脱,强调意境15.苏轼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