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77480
大小:1.58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9月底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9月底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xx9月一选择题(30道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分值为2分,共计60分)1.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则算数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2.奥地利著名经济
2、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 A.西周B.秦C.唐D.清3.山东省常被世人称为“齐鲁大地”,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寻到A.商朝甲骨文记载B.西周分封制C.春秋战国诸侯国D.秦朝郡县制4.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
3、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5.在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中表述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B.礼乐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
4、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周天子的妻妾周天子的儿子原配妻子二子、五子妾一长子、三子妾二四子、六子A.长子B.二子C.四子D.五子或六子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贵族政治向公民政治转变8.“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
5、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9.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A.三公九卿制B.统一货币C.监察制度D.郡县制度10.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的“制”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11.秦朝三公中,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A.负责全国军事事务B.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C.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
6、察百官D.监理国家监察事务12.秦《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秦始皇针对这一问题,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修筑长城B.实行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1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14.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 )①郡县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皇位继承制 ④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A.①②④B.②③C.②③④D
7、.①②③④15.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16.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
8、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17.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18.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