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训练试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训练试题新人教版

ID:45170892

大小:2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训练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训练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训练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训练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训练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训练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理综(物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训练试题新人教版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第I卷(选择题共42分)第I卷共7题,每题6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和不选的得0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法拉第利用油滴法测出了元电荷的电量B.不同比荷的带电粒子经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之后进入同一偏转电场,从偏转电场偏出后运动轨迹相同C.两等量正电荷中垂线上电势为零D.两

2、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一定为零L2LA甲乙60°60°2.如图所示,河的宽度为L,河水流速为u,甲、乙两船均以静水中的速度v同时渡河。出发时两船相距2L,甲、乙船头均与岸边成6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船正好也在A点靠岸B.甲船在A点下游侧靠岸C.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相等D.甲乙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3.已知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a倍,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b倍,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B.环绕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运行卫星

3、的速率之比为C.环绕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运行卫星的周期之比为D.环绕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运行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4.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与木块B相连,木块A紧靠木块B放置,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用水平力F向左压A,使弹簧被压缩一定程度后,系统保持静止。若突然撤去水平力F,A、B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FA.A、B可能不会分开B.若A、B在向右运动过程的某时刻分开了,当时弹簧一定是原长C.若A、B在向右运动过程的某时刻分开了,当时弹簧一定比原长短D.若A、B在向右运动过程的某时刻分开了

4、,当时弹簧一定比原长长5.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的管口D处由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2B.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2C.小球能从细管A端恰好落出的条件是H>2RD.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min=R6.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和

5、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取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大小为4N,且保持不变B.物体的质量m为2kgC.0~6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24JD.0~6s内拉力做的功为156J7.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的轨迹上A、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8.0J,在M点的动能为6.0J,不计空气的阻力。则()A.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3B.小球水平位移x1与x2的比值1:2C.小球落到B点时的

6、动能EkB=24JD.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最小动能为J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二.实验题(16分)8.(16分)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

7、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________;(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________;(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2)回答下列问题:(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ⅱ)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他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三、计算题(5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