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60729
大小:569.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达标练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达标练湘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xx·绍兴模拟)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1~2题。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C.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解析:1.D 2.A 第1题,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
2、: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第2题,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xx·哈尔滨三中模拟)下表为纬度50°附近欧洲和南美西部沿海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3~5题。地点项目1月4月7月10月全年甲气温/℃13.211.36.38.110.2降水/mm1613395092323860乙气温/℃4.89.216.112.211.1降水/mm164849514012603.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草原4.甲地1月
3、气温高于乙地,其原因是甲地( )A.纬度和海拔更低B.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C.沿岸暖流影响大D.该纬度地带海洋面积更大5.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解析:3.B 4.D 5.A 第3题,根据世界气候分布判断,大陆西岸纬度在40°~60°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相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4题,综上判断甲、乙两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是甲地年温差小于乙地的年温差,说明甲受海洋性的影响大,故选D。第5题,根据南美洲西岸的地形分布,由于安第斯山的分布,西坡为西风带的
4、迎风坡,多形成地形雨。(xx·牡丹江模拟)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D.阳坡和迎风坡7.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针阔叶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解析:6.D 7.B 第6题,图中显示山地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较低,则南坡为迎风坡;同时南坡7月等温线分布海拔较高,则南坡为阳坡。第7题,图中①7月等温线为3℃、②有雪线经过,则①②间为雪线以下的高寒荒漠带。大高加索山脉,全长约1200km,
5、最宽处达200km,山势陡峻,具有完整的垂直景观带谱。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m)是欧洲第一高峰,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3°21′,东经42°26′。据此完成8~9题。8.大高加索山脉从基带开始的3个垂直自然带依次是( )A.常绿硬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B.温带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D.针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9.厄尔布鲁士山高山冰川带的分布类似于( )解析:8.B 9.C 第8题,大高加索山脉基带主要位于温带草原气候区域,自然带为草原
6、带。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降水先增加后减少,有向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带—高山冰雪带的变化过程。第9题,厄尔布鲁士山西坡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较低。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丙地此时炎热干燥。读图完成10~11题。10.若a表示洋流流向,b表示盛行风向,c表示昏线,d表示等温线,则其中绘制错误的是( )A.aB.bC.cD.d11.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①纬度位置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洋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10.C 11.B
7、第10题,读图可知丙地位于非洲最南端,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说明为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则图中c表示晨线,而不是昏线。第11题,甲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同时受沿海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乙地位于南非高原,地势较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所以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大。二、综合题(共56分)12.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1)指出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6分)(2)写
8、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8分)(3)分析丙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14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从甲到丁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它以热量为基础。第(2)题,甲为热带雨林带,因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没有形成热带雨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