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58437
大小:84.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2分。)1.关于力,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力不一定总有受力物体.比如,一个人用力向外推掌,用了很大力,但没有受力物体 C.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怎样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
2、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3.用两根绳子吊起—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A.不变B.减小 C.增大D.无法确定4.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
3、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6.设雨滴从很高处竖直下落,所受空气阻力f和其速度v成正比.则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先加速后匀速 C.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匀速 D.速度逐渐减小到零7.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4、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必须用牛顿做单位9.如图9所示,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2m2.在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m1时,两物体间的相互压力的大小为N1.在用大小也为F的水平推力向左推m2时,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压力大小为N2,则A.N1=N2 B.
5、N1=N2 C.N1=2N2 D.N1=N210.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11.若水平恒力F在时间t内使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一段距离s,则2F的恒力在2t时间内,使质量为m/2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的距离是 A.
6、s B.4s C.10s D.16s12.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13.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 B.物体作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C.物体作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 D.物体作匀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为零14.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的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速
7、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C.L/4 D.3L/4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正确,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误答案不得分。每题4分,共16分)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和加速度的原因 C.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D.一对互相平衡的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2.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