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49656
大小:1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V)说明: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3-4页,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2.《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
2、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3.与宗法制适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
3、形成D.世卿世禄制确立5.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这一制度评说的是( )A.分封制B.中外朝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度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7.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赐丞相座。宋朝时期,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
4、事必须跪着。这实质上表明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B.专制主义的加强C.行政效率的提高D.选官制度的成熟8.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尺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9.《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削弱王国势力B.恩泽贵族C.实现民族交融D.增加税收10.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
5、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11.“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B.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12.“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 )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13.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加强中央集权产生
6、的主要影响是(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收入B.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避免了地方官吏的贪污D.使北宋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议和14.宋太祖在各州设立的通判的主要职责与汉武帝时期类似的官职是( )A.尚书令B.侍中C.刺史D.郡守15.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16.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征辟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17.
7、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最大的是()A.君主制的盛行B.小国寡民C.公民政治的盛行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18.伯利克里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人民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19.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