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14756
大小:1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0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50分)1.具有运量小,运费高,速度快的特点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2.下列哪种运输方式多用于运送石油和天然气()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3.下列哪一种货物由汽车短途运送最适宜()A.1万吨海盐从天津到上海B.1吨蔬菜由天义到赤峰C.100辆汽车由长春到徐州D.1000吨大米由武汉到上海4.下列哪种运输方式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路5.从上海到大连旅游,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2、 )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路6.下列运输方式中,运价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A.水运、陆运、空运 B.空运、水运、陆运C.空运、陆运、水运 D.陆运、空运、水运7.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需要乘用哪一种交通工具最合适()A.汽车B.火车C.轮船D.飞机8.京广线与陇海线相交处是()A、北京B、徐州C、郑州D、兰州9.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B.水路运输C.公路运输D.铁路运输10.经过省级行政中心最多的铁路干线是( )A.浙赣线 B.陇海线C.京广线D.沪杭线11.我国西
3、部和东部地区的分界线是()A、200㎜等降水量线B、400㎜等降水量线C、800㎜等降水量线D、1600㎜等降水量线12.在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农业景观应该是()A、牧场B、林场C、水田D、鱼塘13.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种植业主要分布在()A.寒冷的高原地区 B.湿润的低山丘陵地区C.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D.温带草原地区14.我国西北、北部草地广布,适宜放牧。我国四大牧区是指()①青海②山东③西藏④内蒙古⑤海南⑥新疆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15.我国林地主要分布
4、在()①东北②西南③东南④西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6.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中下游17.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共同的特征是()A.都处在高寒地区B.都处在干旱地区C.降水都比较少D.都有广阔的天然草场18.影响种植业的自然因素是()①热量充足②土壤肥沃③水分充足④地形平坦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水源不足B.热量不足C.地形复杂多样D.人口稀少20.兰兰的家乡地势平坦,土
5、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从自然条件考虑,她的家乡最适宜发展()A.畜牧业 B.林业 C.渔业 D.种植业21.假如你是住在城市郊区的农民,你可能会发展()A.粮食种植业 B.蔬菜种植业 C.果树种植业 D.棉花生产22.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向农业强国迈进,必须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A.扩大耕地面积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运用科学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D.大力发展畜牧业23.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呈现出大集中的分布特点B.高新技术产
6、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C.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产业开发重点都相同D.沿海地区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高新技术产业2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充足25.我国的“硅谷”是()A.台湾新竹 B.中关村 C.东湖 D.上海二、综合分析题(50分)26.某城镇周围地区计划发展乳牛业,蔬菜和花卉业;果树栽培;用材林业;水稻种植业。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⑴.①处地形为 ,最适宜发展 。⑵.②处海拔
7、在米之间,适宜发展 。⑶.③处地势低平,且离河流不远,适宜发展 。⑷.④处适宜发展 ,其理由是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线路格局:以为中心,构成大致呈三横五纵的基本框架。(2)主要南北向铁路干线:A线、B线、C线、D线、E线。(3)主要东西向铁路干线:①线,②线,③线。(4)与铁路干线起讫点相同的高速铁路有 、 。28.完成下表。(15分)地区主要耕地类型熟制(几年几熟)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29.图中的阴影部分为我
8、国的四大工业基地。(14分)(1)读图判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A. 工业基地,工业中心是 。 B. 工业基地,工业中心是 。C. 工业基地,工业中心是 。 D. 工业基地,工业中心是 。(2)A、C两工业基地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建立的基础不同.A主要影响因素是 丰富的煤、铁、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