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

ID:45113928

大小:8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0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_第1页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_第2页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大小: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平方千米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经线是一个半圆。经度:0°—180°;0°经线为,以东为,用字母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表示;5、纬线: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表示。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

2、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判断公式:小小为东,大大为西,其余东为东西为西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9、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时间差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地理意义:产生了10、地球的公转:四季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了变化。极昼极夜现象。11、五带的划分(课本14页)1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指向标。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1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分

3、母越小,比例尺越。1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内容越;比例尺越,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15、比例尺=16、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17、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18、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19、海拔(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20、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

4、坡度;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21、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第二章:陆地和海洋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最大的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北美洲: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

5、类。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7,海陆变迁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8、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板块的内部,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9、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第三章:世界的气候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课

6、本49页)3,风向标的读法:要会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风尾,风尾所在风杆的一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一级风。风旗,所在一端为风向,一面风旗代表八级风。 例  (西北风六级)(北风六级)(东北风八级)气温和降水4、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5、气温的变化:6、①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前后。4、年变化: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气温最高,最低;海洋上气温最高,最低。5、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气温最高,最低;海洋上气温最高,最低。6、日平均气温: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均值7、月平均气温:一

7、个月中所有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8、年平均气温:一年中12个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9、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10、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月平均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1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55):①纬度因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海陆因素: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7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1月)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③地形因素: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1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其中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1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