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后发优势、技术吸收与珠三角自主创新.doc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后发优势、技术吸收与珠三角自主创新.doc

ID:450910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3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后发优势、技术吸收与珠三角自主创新.doc_第1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后发优势、技术吸收与珠三角自主创新.doc_第2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后发优势、技术吸收与珠三角自主创新.doc_第3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后发优势、技术吸收与珠三角自主创新.doc_第4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后发优势、技术吸收与珠三角自主创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后发优势、技术吸收与珠三角自主创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地方战略论文题目:后发优势、技术吸收与珠三角自主创新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全面分析国外技术扩散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技术赶超战略思想,实现从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和技术扩散向技术创新转型。[关键词]后发优势;技术吸收;自主创新  技术后发优势是后进地区的一种核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后进地区可以

2、通过技术模仿和技术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的技术差距,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向发达地区进行技术收敛。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迅速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技术后发优势的充分释放,也得益于分步式、渐进式的追赶战略。当珠三角后发优势越来越小时,则需要将技术追赶重点从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以实现技术超越战略。一、技术后发优势存在的客观性发达国家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和物力发明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具有很大的溢出效应,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花费很小的成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科学技术。这不仅节约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大量资源和科研时间,而且也

3、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因此,索罗得出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必向发达国家经济实现收敛的结论。除技术模仿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还可以在技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比如日本跨越蒸汽机阶段直接进入大规模水力电气阶段,只花5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花200年才完成的技术进步历程。我国政府明确指出: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利用后发优势促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不仅是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内容。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外溢的主要载体,其技术溢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对当地企业起示范和模

4、仿作用;带动当地相关企业发展,对上下游企业而言,跨国公司根据自身技术条件促使当地企业采用新的技术标准;由于在技术水平和管理素质等方面,当地劳动力与跨国公司有较大差距,跨国公司必须不断培训当地员工,从而导致新技术和新管理知识在当地扩散。但是,当今亚非拉地区很多落后国家在科技上和经济上不但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甚至有不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何在?事实上,技术后发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后发优势理论与实践之间差异在于后发国家缺乏技术吸收能力[1]。因此,后进国家具备技术吸收能力是释放

5、后发优势的必要条件。二、技术吸收能力是释放后发优势的必要条件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提出后发优势假说之后,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和菲尔普斯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证明了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科技差距越大,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就越大。后发优势假说表明,后进国家可以利用技术差距引进模仿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实现技术和经济追赶。但是,事实上,追赶并不存在普遍性,依然有许多后进国家未能成功实现追赶。为了探寻后发优势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异,经济学家们开始了新的探索。1986年阿布拉莫维茨在格申克龙后发优势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追赶假说”,但

6、是,他强调技术落后并不能自动导致后进国家对先进国家的追赶,除非落后国家具有一定的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和知识外溢的能力[2]。可见,初始知识差距越大追赶潜力越大的假说并非是无条件的,追赶能否成功还取决于后进国家的技术吸收能力,此后,技术追赶的吸收能力观点获得了广泛认同。由于强调吸收能力对于追赶潜力实现的重要性,这种观点也被称为吸收能力假说,至此,吸收能力假说将后发优势假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三、后发国家的技术赶超历程后发国家起初主要通过“干中学”进行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创新,然后逐步培养出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产品

7、创新能力,最后培养独立提出新产品理念并对此进行自主研发的精神。此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始从最初的低成本价格竞争力逐步上升到以创新为基础的差异化产品竞争力(Hobday,1995)。从引进、吸收到改进、创新,从复制性模仿演变到创造性模仿,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核心。任何后发国家都不可能跨越技术引进、技术模仿直接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在初始工业化阶段,后发国家技术引进的主要途径是依赖大量的机器设备进口和外国顾问的支持,随着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引进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技术许可贸易。二战以后

8、,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引进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后发国家重要的技术引进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发展早期,外国直接投资虽然能促进本地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但也会挤压本土企业的成长;合资企业确实能够较快地提升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但很可能导致本土企业失去创新动力。因此,成为创新型国家最终还得依靠本土企业的成长(Kim,1997)。随着二战后国际性生产外包和产业内分工的发展,代工生产成为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