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067214
大小:13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高三10月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10月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A.卡(qiǎ)壳间(jiàn)杂哈密瓜再接再厉B.当(dàng)真横(héng)肉亲和力闪烁其词C.遂(suì)心闷(mèn)热敞篷车矫揉造做D.露(lù)台画帖(tiè)胳肢窝浑然天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识记能力。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本题考查的字,既有多音字
2、,也有容易读错的字。C项,“闷”读mēn,“矫揉造做”应为“矫揉造作”。所以选C。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填入下列句子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曲曲折折的羊场小路一直到远方的山峰。②中国人重感情,旧地重游,想起往事。③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大家对勾股定理的掌握情况。A.曼延不免考查B.曼延难免考察C.蔓延不免考察D.蔓延难免考查【答案】A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用法不符合规范的是()A.“我的孩子们
3、,”他温和而严厉地说,“新教师明天就来,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了,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B.明星利用群众对他们的信任,为厂家做不负责任的虚假宣传,是忽悠民众,还是谋财害命?这与偷盗行骗有何本质区别!C.中国古代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孟子·离娄下》),一家一族的兴衰荣枯,一朝一代的兴旺更替,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D.记者对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过多,做作业时间过长,有时甚至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是否表达完整和句子结构形式以及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来判断
4、。C项,括号以及其中的内容应在后引号后。所以选C。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这可谓不刊之论啊﹗B.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C.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D.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
5、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A.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B.误用对象。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C.望文生义。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D.不符合语境。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选A。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关于
6、《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B.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
7、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句式杂糅。“一般采用……为准”说法不当.B.搭配不当。“表现了……故事”不搭配。C.偷换主语,“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的主语应该是“文化交流活动”,将“开展了”改为“开展的”。所以选D。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李智福①庄子与孟子同是战国中期人,同为思想巨擘,他们对“物之齐否”持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庄子提出“以道观
8、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观点,孟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命题。形式上,“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二者歧见之大,归本于哲人对世道人生不同的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