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062618
大小:8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09 说“木叶”(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专题09说“木叶”(练)(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5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萧萧落木(sù)B.涔(cén)阳无妨(fǎnɡ)陇首(lǒnɡ)得鱼忘筌(quán)C.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pō)秋风袅袅(niǎo)D.疏朗(shū)窸窣(xī)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萧萧xiāo落木;B.无妨fánɡ;C.漂泊bó。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绵密 灼热 歧路 箫瑟B.聒
2、噪纱锭漂零沼泽C.传诵涔涔饱满关键D.钟爱潜藏捣衣干躁【答案】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阅读《说“木叶”》,完成下面题目。(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自从屈原吟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从这里得到了启发。B.古代的诗歌中用“树”很常见,用“树叶”却不常见,原因是诗人们出于文字洗练的缘故,遇到“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C.“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这些名句能够流传人口,与诗人对“木叶”的使用不无关系。D.天才
3、的杜甫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宁愿舍弃更明白的“落叶”而使用“落木”,是因为之前的庾信已经用过“落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原文是“它的鲜明的形象”,选项为“木叶”,“它”应该指“洞庭”“秋风”“木叶”共同组成的形象。B对应的原文“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D二者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选项强拉因果。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下面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古代诗人钟爱它们,关键显然在于其中都有“木”这一字。B.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落叶”是一般的概念,所以也不过
4、是一般的形象。B“落叶”是一般的概念,文中没有依据。再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C.从概念上说,“木叶”与“落叶”意思相同,但在诗歌的形象思维中,两者却有较大区别。D.杜甫宁可冒着让人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的危险使用“落木”,原因都在一个“木”字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落叶”是一般的概念,文中没有依据。再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下面对“寒风扫高木”中“高木”与“高树多悲风”中的“高树”的差异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树”描写的是落叶的境况,而“高树”并没有落叶的形象。B.“高树”能表达作者深厚的不平,
5、且叶子越多,感情越饱满。C.“高木”是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它所表现的感情越来越淡。D.“高树”饱满而“高木”空阔,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答案】C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4)下面对“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的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语言形象中的潜在力量,它躲在概念的背后,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到。B.诗歌语言之所以富于感染性启发性且不落于言筌,就在于它既有概念的意义,又具有暗示性。C.“木”暗示性是“木头”“木料”“木板”等,它常影响人们想起树干,而很少让人想起叶子。D.“树”和“叶”的暗示性是一致的,都能引起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6、因此两个形象也十分一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都能引起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只是在诗句“午阴嘉树清圆”中的共性,不能作为任何诗句中的共性,选项以偏概全。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5)下面对第六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这个概念的暗示性不但容易让人想起树干,而且带着“木”字更为普遍的性格,即透着黄色、干燥。B.“木”所具有的暗示性,使“木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并让人联想到离人的叹息和游子的漂泊。C.“木叶”具有典型的清秋疏朗的性格,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清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D.不同于“落木”的空阔,“木
7、叶”是绵密的,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与《九歌》中湘夫人的形象吻合。【答案】D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林 庚“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现,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