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958629
大小:2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06
《浅谈壮族民歌传承方式地发展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文案浅谈壮族民歌传承方式的发展变化学号:200510100106姓名:覃春芬摘要:民歌是民众口头创作,反映民众生活、表达民众思想感情和愿望的诗歌形式。民歌传承方式经历了口耳相传、书面文本、电子传媒三个阶段,每一种方式都规定了特定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本文就这三种传承方式进行分析,探索民歌传承方式的发展变化。关键词:壮族民歌口耳相传书面文本电子传媒发展变化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感情、表达意志愿望而创作的。壮族民歌是广西文化的重要代表,民歌传承方式对民歌文化传承与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每一种传承方式的问世,都促进了民歌文
2、化的发展,使民歌文化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于此,本文将就壮族民歌传承方式的发展变化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一口耳相传作为民歌传承方式的第一个阶段,形成于文字尚未产生或尚不发达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民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现实实行为密切相关,具有十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色彩。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学者约翰生博士曾说过:“大全标准文案所有的历史最初时都是以口述形式存在的。”壮族民歌的形式和在时空中的传承,主要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接力式传播过程,即无数人用口与耳等生理器官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加入到传播活动中来,形成一个流动的传播链条。这种“口耳相传”的接力式传承方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
3、互动性。口耳相传的互动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歌者与听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和作用,形成了亲密的面对面的接触关系。歌者在传播中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内容,用什么样的语言、语气、表情来进行交流,直接受到听者的身份、地位、兴趣的影响与制约。如壮族先民们在婚礼仪式上唱祝贺之类的歌,丧礼是唱悲歌,劳动时吟苦歌,农闲、丰收时节唱的是曲调欢快的歌。一个优秀的歌者能将听者的心理揣摩得十分透彻,甚至还可以迎合听者的心理,最大限度地将听者卷入歌中。反过来,听者也会直接参与民歌的创作,他们的情绪与反应也会影响歌者的心境,甚至会激发歌者的创造力,使他歌唱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即兴对民歌内容进行
4、发挥和创作。二是歌者与听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每个人既是歌者又是听者。一种情况是集体和歌,如一群人领头唱歌,其他人参与齐唱,形成了相同的节奏与动作,这就是所谓的劳动歌。另一种情况是对唱的形式,两个人或两群人彼此应答,或附和,或挑逗,壮族盛大的歌圩-----三月三歌节,就是以这种男女情歌对唱的形式达到以歌择偶的目的。大全标准文案(二)、易解性即通俗性。口耳相传的互动性必然使其在传承过程中具有易解性,这不仅与它的话语特点密切相关,而且是由它传承的语境所决定的。口耳相传使歌者与听者具有亲密的人际接触关系,这景保留了话语的现场性,有利于交流渠道的畅通,一般不会造成话语阻塞。口
5、耳相传区别于书面文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语言的生活化、类型化,语言通俗晓畅,明确易懂,使歌者与听者之间交流畅顺,不会造成理解的障碍。(三)、变异性。口耳相传没有固定的文本,在传承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生变异,产生了参一个主题为基础框架的不同变体。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年龄,因角色的转化而使民歌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境,当其中的一位听者在听了歌者的演唱之后,他铭记于心,在另外一个场合中,他可能发生了角色转化,从听者变成了歌者。在唱的过程中他只能根据自己对原来歌曲框架的记忆临场发挥,再根据场合、听者的身份不同,临时增补或删减一些歌词,使原来的歌谣发生
6、了偏离。(四)集体性。口耳相传是一种“双线交通”大全标准文案,歌者与听者之间始终保持一种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歌者不是面对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群众进行传播,他必须考虑到群体中每一个听者的接受水平和兴趣爱好。集体性与变异性密切相关,因为在传承过程中,歌者不仅是作品的演唱者,而且是作品的创作者,每一次的传播都不是对以前作品的复述,而是对原作的加工和偏离,这说明民歌在传承过程中是由集体创作而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成果。壮族民歌依靠口头创作激发自身的活动,依靠口头传播延续自己的生命力,也依靠口头传承保持自身的良性生态。而让人们忧虑的是,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推广,随
7、着体力劳动被机器取代,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随着传媒方式的更新,使民歌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面临着挑战。一是原生地逐渐向外界开放,交通的便利使男女间可以自由交往、交流感情的方式增加,歌会渐趋消失,民歌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受到破坏,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也会遭到冲击。二是许多原生地的青年人外出打工,使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后继无人”。以口耳相传为基本手段的自然传承方式,不仅在各大中城市已经不复存在,就是一些小城镇也难得见到了。唯有部分非常偏远的山寨,在50岁以上的老者中间,才保留着这种自然形态的传承现象。三是由于语言的限制民歌只能在原生地传承,其传播的范围比较狭窄,速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