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956484
大小:10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06
《房地产业资料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房地产业资料目录一、最新实务21.<原创>住房契税优惠综述22.<独家>以前的资产损失应在发生年度扣除33.<独家>低利润率存疑点寻找查账突破口34.<原创>房地产企业税收漏洞警示及实务梳理35.<独家>拆迁补偿收差价的财税处理36.<独家>“城中村”改造项目不能享受棚户区改造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37.<独家>房地产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拆迁补偿的税务处理3二、最新咨询31.一个项目涉及不同性质的开发产品如何确定增值额?32.同一项目分次开发土地增值税要分别清算?33.人防设施清算时能否作为配套设施?34.房地产企业售房合同怎样缴纳印花税?35.宗地容积
2、率低于0.5时如何计算房产税?36.用股东借款与其他企业合作建房如何纳税?3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如有需要,可查看作者文库其他文档。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最新实务<原创>住房契税优惠综述 契税是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向其承受者征收的一种税。我国契税起源于东晋时期的“估税”,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税收法规就是《契税暂行条例》。1997年7月7日国务院重新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契税实行3%-5%的幅度比例税率,个人购买住房各地一般都按3%征收契税。 一、个人购房契税优惠以前强调“普通住房”及“
3、首次购房” 为了切实减轻个人买卖普通住宅的税收负担,积极启动住房二级市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1999年7月29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字[1999]210号),规定对个人购买自用普通住宅,减半征收契税。各地一般都是按照最低税率3%减半(即1.5%)征收的。 普通住房的认定,原则上应同时满足以下标准: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各地可在上述标准基础上适当浮动,但向上浮动的比例不得超过20%.大部分省市都按20%的比例向上进行了浮动,即普通住房的单套建筑面积应
4、在144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应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44倍以下。不符合普通住房标准的,为非普通住房。 为适当减轻个人住房交易的税收负担,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2008年10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37号),规定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首次购房证明由住房所在地县(区)住房建设主管部门出具。 针对很多投资客采用与未购买住房的亲友联名购房的方式,来获得首次购房契税优惠的现象,2010年3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有
5、关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13号),规定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记录的,该套房产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 二、个人购房契税优惠现在强调“家庭唯一住房” 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9月29日下发了《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94号),对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的征收作出了如下调整:对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唯一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
6、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也就是说,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但不属于家庭唯一住房,或者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均无契税优惠。 个人购买住房的契税优惠,以前强调“普通住房”和“首次购房”,现在则强调“家庭唯一住房”。只要不是家庭唯一的住房,就要征收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如有需要,可查看作者文库其他文档。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3%的契税。比如父母名下有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尽管未成年子女是第一次购房,但在该家庭属二套房,以前按1%缴纳契税,现在则要按3%缴纳契税,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要多
7、上缴契税20000元;再比如一户家庭想再买一套90至144平方米的普通住房,以前契税按1.5%征收,现在由于属二套房,也要按3%征收契税,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要多上缴契税15000元。此次国家调整契税优惠政策,无疑将增加购房税费成本,从而进一步遏制楼市投机行为。 为了加强契税征收管理,征收机关首先应查询纳税人契税纳税记录。如果无记录或有记录但有疑义,应由纳税人提供房地产主管部门查询纳税人家庭住房登记记录的书面查询结果。如因当地暂不具备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